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五)

(2012-07-05 16:39:41)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五)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五)


双玉从纷争到默契是经历了无数次试探,至宝玉诉心事,至宝玉命晴雯送旧帕子,这时候黛玉终于明白了宝玉是懂她的,她终于放心了宝玉,既然相知,她自然不会在如从前那样任性,那样动不动去试探宝玉了,对于命运的不可知,她自然有她的忧伤,可是对于宝玉却是无所求了。其实黛玉所求不多,在情上,只求相逢相知,已经足够了。所以此后的黛玉与宝玉的相处是非常的融洽了,二人之间的关心与照顾,虽说是家常,却也令人感动。

而宝钗后来也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不在执著于金玉,她是聪明人,当然明白婚姻之事,不是当事人能作主的,既然如此,顺其自然最好,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与其为宝玉的态度烦恼,还不如敞开心怀,接纳黛玉,这样的日子对于她来说还会轻松些。

宝钗是读书明礼之人,自然能欣赏黛玉的才情,有了这个基础,她是非常乐于与黛玉友好相处的。纵观贾家,能在才华上与她相提的,也就是黛玉了。而久经世事,她其实明白黛玉是个痴心人,没什么坏心眼,一旦黛玉认可了这个人,就会倾心相待,与这样的人相处,其实是不会吃亏的。

所以宝钗从不主动攻击黛玉,对于黛玉的冷嘲热讽也是沉默的时候多,还击的时候少。作为一个客人,她深明做客之礼。黛玉的身后,必竟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那就是贾母。就算宝钗深知贾母不会站在她这一边,这是血缘的天性,可是宝钗求的是贾母不要反对她就够了。她的努力得了回报,贾母不管是客气,还是真心,都要公开赞扬一下宝姑娘。宝钗的才貌双全,宽以待人,都不得不令贾母也要客气一下。而且贾母也是聪明人,宝钗这样的人物,就算不嫁进贾家,寻个好人家,也是容易的。宝琴不就是订亲于梅家吗,那可是书香门第。

宝钗对黛玉是留了心,所以刘姥姥二进贾府时,众人在大观园里聚会,黛玉说错了酒令,把西厢记的话说了出来,别人都不理论,唯宝钗马上入了心。

宝钗是看过这书的,而且这类的书,她口口声声不必读,可是多年前读过的,而黛玉一说,她就明了出处,其实那书也是深藏在她心里的。是书中的文采,还是书中的故事,那样的人与事,是她这一生也不会遇见,也不能向往的。可是她偏偏就记住了,那书其实也在她心中生了根,只是规矩令她以为自己忘却了。

现在借着这样的事情,她要打开与黛玉之间的门,让黛玉从心里接纳她,这是机会。宝钗等吃过早饭, 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 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 "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 >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 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黛玉真真可爱又聪明,马上低姿态告饶,她一副妹妹的姿态,宝钗不得不做个好姐姐了。我们的黛玉,是真的可爱又聪明。

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年少的往事,而今回想起来,少年的任性,随着长辈的约束而不得不换了模样。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 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 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黛玉此时不得不接受宝钗的话,她是明白人,深知宝钗单独和她说这些话,也算是有回护之意,不管心中接受不接受,必竟要给足宝钗一个面子。而且黛玉单纯,对于别人的善意,总是能轻易的接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