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二
(2012-06-29 15:52:52)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二)
作者特特的重墨写了王夫人清理怡红院那一节,也是借了此事,来暗写宝玉的性格。其实夜抄,并没找到晴雯的任何错处,因了夜抄而去的丫环是司棋和入画,这二位的主子,一位是邢夫人的女儿,另一位是东府的小姐,与王夫人这边并无干系。大观园里名义上与王夫人有关联的是她的儿子宝玉,这是她最关心的人,她的儿媳妇李纨,这也是与她相关的,另一位是探春,探春名份上是她的女儿,与她的面子还是相关的,虽然她并不把探春当回事。还有一位是宝钗,宝钗是她的亲戚,若有什么事,自然也关乎她的体面。凤姐阻止了抄查宝钗处,不知是维护亲戚面子,还是另有心思。而探春自然是威风的,并不把这个无事生非的抄查队伍当回事,她忧心的是贾府的前途与安危,对于这些内部斗争,非常的厌恶和伤心。借了愤怒与失望,很很的修理了王善保家的,那一掌也足让王跌足了面子。
夜抄后,王夫人并不放心,她不在意探春是否打了谁,她在意的是怡红院和李纨处,那里有她的儿子和孙子。所以她亲赴怡红院,亲自阅人,从书里看,王夫人并不经常去怡红院,这一次完全是为自己过目。第一个是晴雯,她对晴雯也不知从何而生的厌恶,其实二人接触不多,而且晴雯一再强调她不接触宝玉,原是贾母派来看屋子的。顶着贾母的牌子,这一次并没让晴雯安全过关,也在这时候让我们看到了王夫人狠辣专横的一面,她对贾母的所有孝敬与尊重都是大面上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在对待贾母亲自安放在怡红院的丫环的问题上,充分表现了出来。她不喜欢的人就是不喜欢,不管是不是与贾母有关,她都不会给面子。以王夫人之聪明,当然明白贾母把一个美丽的丫环放在怡红院,放在宝玉身边是何用心,也许就是深明这用心,她才不会容忍晴雯留下来。所以她当着宝玉的面,将病中的晴雯令人架了出去,这时候的王夫人真的很冷酷,对于一个病人,也是如此的不留情面。对于她来说,宝玉的一切最重要的,别人的死活,她是不放心上的。
而一直非常欣赏和呵护晴雯的宝玉,却是沉默的。宝玉是有欣赏能力的,懂的美的,所以才有晴雯撕扇那一节,那样的时候,他与晴雯有着与别人没有的默契与融和,他眼中的晴雯是兰花是白海棠,是一切美丽与清雅的代表,可是如今晴雯被撵,他当然懂这对晴雯意味着死亡,从晴雯离开后他对袭人说的那番话可知,他是明白晴雯离了大观园,再无生路。
晴雯和黛玉一样,她们的美和生命,都是属于大观园,属于大观园的良辰美景,属于大观园的明月清风。这一点宝玉是深知的,他不仅是黛玉的知己,也是晴雯的知己。
可是他无半言,他是沉默的,他是顺从的,他不敢质问母亲,不敢有一句微词,王夫人代表了什么,代表了规则和权力,这时候,他是妥协的。他不敢顶撞母亲,因为母亲代表了太多的东西。
所以晴雯走了芳官走了四儿走了,所有那些曾经让他欣赏过的丫环,得到过他照看的丫环,都被王夫人撵了出去。他保持了一个好儿子的形象,顺从而沉默。
在这个时候,他表现的不是软弱,而是从内心而生的顺从。这才是他个性中最令黛玉不放心的东西。其实宝玉不反叛,他所有的一切是精致淘气,是淘气而已。他是入世的,不管他如何的在背后议论那些化灰化烟的话,不管他如何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其实他没有为了那些他爱的事物,而拚命的勇气与胆识,他终还是入世的。在大观园的时代里,他有着天真与率性,可是面对世俗的一切的时候,他是贾府的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