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一)
(2012-06-28 16:42:05)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五十一)
围绕宝玉的是双玉情与金玉缘,一个是红尘知己,一个是金玉满堂,一面是难舍难分,一面是红尘富贵。大观园的时代里,自然是双玉占了上风,而大观园外关于宝玉的婚事,自然是考虑诸多因素。
宝玉的身份尊贵,所以他的事自然不能草率,也许就是这份隆重让宝玉的婚事,从最初就不是他能作主的。第一个能对宝玉婚事产生影响的是贾母,作为宝玉的祖母,把宝玉从小带在身边,亲自照看,对于这个孙子自然是极疼爱的,当然疼爱之外,也是寄予了希望的。为了宝玉,贾母能和自己一直比较看好的小儿子贾政翻脸,因为贾政打重了宝玉,惹怒了贾母,贾母亲自跑到外书房,对贾政也是没一句好话,张口要回南边,闭口是没养个好儿子,弄得贾政又是赔礼又是惊慌,在众人面前跌足了面子。这样的宠爱着这个孙子,在孙子的婚事上自然要令贾母满意,贾母对宝二奶奶人选的要求,在张道士提亲时说过,只要姑娘好,不在意家境如何。不在意家境是一句客气话,姑娘好却是硬指标,贾母眼中的姑娘好是什么样呢,第一要美丽,第二性格要爽利聪慧。纵观全书,贾母喜欢的几位,第一位是凤姐,凤姐容貌是美的,性格是爽利的,第二位是晴雯,那是贾母放在宝玉身边,贾母说也就她配宝玉使唤,是贾母安排的姨娘人选。所以从凤姐和晴雯身上,不难看出,贾母喜欢的是黛玉。
贾母对一个人好,便是合府皆知。贾母支持凤姐,便在各种场合夸赞凤姐,而且亲自提议给凤姐过生日,若无贾母的大力支持,凤姐也难那般威风。贾母疼黛玉,也是疼到骨子里的,没了女儿,贾母第一个安排就是把外孙女接过来。接来后,和宝玉一样的待遇,都是在自己眼前长大。双玉纷争,能让贾母急得落泪,说出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她对黛玉的疼爱是处处可见,另外给黛玉钱,打赏仆人,黛玉病了,她亲自过问。就连黛玉那一个窗纱颜色旧了,她也是亲自交待凤姐换了来。
是贾母安排的双玉青梅竹马有了相知的基础,贾母开口闭口两个玉儿,贾母从最初的意愿就是双玉缘。对于贾母来说,还有什么安置能让黛玉永远在贾府更让她满意呢。
对宝玉的婚事第二个有影响力的人是王夫人。作为宝玉的母亲,她是有发言权的,贾母有贾母的安排,她有她的打算。让婆媳同心,自然是难的。不管外面上王夫人如何尊重贾母,可是事关宝玉的婚事,王夫人是不会妥协的。看王夫人撵晴雯在先,汇报贾母于后,而且满口谎言,这样的王夫人,一个贾母安排的姨娘候选人都不能相容,何况是宝玉的夫人了。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种不喜欢也许是因了不喜黛玉的性格或者容貌,也许没有理由。贾母接来了外孙女,王夫人请来了外甥女,这宝钗也给王夫人露脸,一来便以稳重端庄八面玲珑,深得贾府人心。接下来金玉之说,不能说不与王夫人相干,薛家就算有金玉之心,然形于流言,却是要与王夫人商议的。姐妹俩在梨香院里商议家务事,二人所关心的不就是儿女婚事,自家的儿子,对方的女儿,天作之合,自然要成全。王夫人不能亲自出面,薛家也不能开口,那么金锁配宝玉,便是最好的说辞了。贾母有骨肉亲情,王夫人自然也有姐妹之情,二人亲上加亲的打算,自然各有其理。
另一个人是元春,元春的身份尊贵,她开了口,谁都要给面子。而且元春极关心宝玉,自然也会关心其婚事。只是以元春之聪明,自然不会随便开口,一面是祖母一面是母亲,都是亲人,哪个也不想让她们失望。
元春见钗玉是在省亲那时,一个娇花一个软玉,两个女孩子都是极好的,才貌双全,元春应该是都满意。应该说单论宝钗黛玉,都是配得起宝玉的。
论起家境,黛玉是书香门第身世清华,只是可怜没了父母。薛家犹在,已经中落,若论家境,也是不相上下了。
所以宝玉的婚事一直不能订下来,也是因了钗玉二人难分上下,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都不能公开否定另一方,所以只能用时间来解决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