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四十三)

(2012-06-18 15:57:47)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四十三)

     整书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每个人的现实状态,只是作为这个人物的前世今生,是用另一个人来暗写了。

     比如钗玉之争,原为宝玉,二人的差别是明显的,一个是端庄稳重大气的牡丹花,是花中之王,皆赞之,这一点作者是明写了,宝钗一进府,府中人便得出一个黛玉不及宝钗的评价,若说模样各有千秋,唯一能相分的就是二人的待人处事,这里的宝钗已经是成人之姿态了,言语行事皆是客人分寸,不轻易喜不轻易怒,待人周全和气,就是和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说话,宝钗也是满脸是笑,这样的宝钗自然是招人喜欢的了。而黛玉也是极美丽的,有芙蓉之姿态,但是个性却是爽直明朗的,周瑞家的送宫花,她先问是单送她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当听闻别人都有了,这是她的了,她马上恼了,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一语就让人无语了。其实本是极大方的女孩子,自小长于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如何会在意一朵花呢,她恼的不是这个,恼的是这花与薛家相关,恼的是周瑞家的没把她看在眼睛里。这本是自然,周瑞家的本是王夫人的陪房,自然是王家的心腹了,如何会优待黛玉呢。黛玉心里恼了,嘴里便说了出来,自然不去想这话说了有什么后果,其实从后文可以看出这周瑞家的不是省事的人,本仗着陪房身份,众人另眼相看,在府中没少生事,黛玉的话难免她不会与人闲话。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了黛玉与宝钗的分别,是两种个性的展示,就像芙蓉与牡丹的分别,都是极美的,却各花入各眼了。

   宝钗劝黛玉别看杂书,曾说她小时也是极淘气的,这些书都是看过的,后来是大人不许看了,她才不看了,是真的不看了,可是那些故事还是投落在她心上了,还是影响了她,只是她善于隐藏罢了。所以黛玉一说出,别人并不理论,她马上明白这是哪的话,出于哪里了。是长大了,是经历了些变故,那个曾经年少天真的小姑娘,才出落成后来我们眼中那个稳重端方的宝姐姐了,也就是年少的宝钗,并不是后来我们眼中的宝钗,那么她身上有没有黛玉的影子,若黛玉长大了,经历了世事,看多了风霜,会不会有宝钗的心事。

   黛玉和宝钗之间,究竟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一个人的两种成长状态。年少与宝玉青梅竹马的黛玉,相知相逢的双玉,在这场情缘里,黛玉能笑能哭能闹,宝玉能迁就能摔玉,可是黛玉长大后,宝玉也长大了,那时相对,自然不能是小孩子气了,那时的黛玉,自然也会稳重端庄如宝姐姐了,而宝玉会不会有些怀想当年那个任性的小姑娘,眼前的黛玉,人是当年那个人,可是性情心事,都不得不改变呀。可是不管是少时天真深情的黛玉,还是长大后稳重聪慧的宝钗的,都是深爱着宝玉呀。不管是牡丹还是芙蓉,都是为玉而生呀。唯一能叹息的是宝玉,年少的他,会为黛玉牵挂会为黛玉而伤神,他走过那段岁月,珍藏那段日子,可是长大后,面对着宝钗,这样的时候,他会叹息珍珠与鱼眼睛的区别,他是惆怅的,可是在生存的空间里,各有各的无奈。

   钗玉若抛开宝玉,本是相处的极好的,唯如此才有高山流水金兰契,才有黛玉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黛玉是真的把宝钗当作姐姐,而宝钗也真的呵护过黛玉,二人相处极好的那段时光, 是黛玉最轻松的日子了。

   钗玉是一面镜子的两面,而宝玉是看镜子的人,园中牡丹水中芙蓉,难分高下,所以宝玉才会见了姐姐忘了妹妹,他哪里是忘了,他是茫然。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 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 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 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甩了来,正碰在眼睛上,倒唬了一跳,问是谁. 林黛玉摇着头儿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 这一节最是妙趣,宝玉呆呆的,钗玉却是极聪明的,他人在其中,难免茫然,是对美好事物的茫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