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二十八)
香菱是极清雅的人,容貌自然是不必提了,人说她似小蓉大奶奶,可知风华了。诗学于黛玉门下,也算是选对了人,同是苏州女子,也算有缘了。这样一个人物,经历了世事坎坷,而内心始终天真单纯,不染尘埃,宛若芙蓉花,怎样的淤泥也不能改其一分美丽。就是在夏金桂进门的时候,她想的不是东风西风之争,不是妻妾的天生矛盾,而是以为多了一个可以做诗的人。她的天真真令人惊叹,宝玉那样的宝贵闲人,都因薛大公子娶妻,而担忧她的未来。红尘中的风霜,真没给她任何的启示。
能入薛大公子的眼,金桂的容貌自然是不必说了,书中也说有才有貌,只是个性被家里宠坏了。说起来一样的家庭,一样的娇惯,人家薛宝钗就是牡丹风华,雅致端庄,如何金桂就成了泼妇,真令人叹惜。香菱的一颗心都在大观园,没有在红尘中,正房夫人进了门,她想的却是诗,这样的心态,遇了夏小姐,自然没了立足之地。宝玉却已经看出了她的未来,出语相告,香菱却恼了,以为宝玉唐突她,这样的心思,毫无任何的判断力。
夏小姐是有心之人,进了薛家,想的便是当说一不二的当家奶奶。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起来. 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娇作媚,将及薛姨妈(薛姨妈轻易败下阵来,真真可叹,按说她管家多年,又是大家小姐,如何遇了个儿媳妇,便失了水准),又将至薛宝钗.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 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 只得曲意附就(夏小姐本是欺软怕硬之人,所以在宝钗面前自然不敢生事,而且她也是知轻重的).一日金桂无事,因和香菱闲谈,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皆答忘记,金桂便不悦,说有意欺瞒了他.回问他"香菱"二字是谁起的名字,香菱便答:"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香菱忙笑道:"嗳哟, 奶奶不知道,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 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 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 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香菱的文化情怀是够深了,才能知这些清香,只是桂花小姐如何懂这些)."金桂道:"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 "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这丫环够厉害,真是金桂调教出的,香菱必竟是姨娘半个主子,让个丫环指着脸教训)"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 "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 不知你服不服?"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 叫我如何当得起.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金桂笑道:"你虽说的是,只怕姑娘多心,说`我起的名字,反不如你?你能来了几日,就驳我的回了.'"香菱笑道:"奶奶有所不知,当日买了我来时,原是老奶奶使唤的,故此姑娘起得名字.后来我自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 .况且姑娘又是极明白的人,如何恼得这些呢."金桂道:"既这样说,`香'字竟不如`秋 '字妥当.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香菱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 "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宝钗自然是聪明人,当然懂金桂之意,不过是借个名字,一试香菱个性,二则暗示宝钗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