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二十六)

(2012-05-22 16:36:20)
标签:

杂谈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二十六)  

珍爱红楼-----流水清石(一百0二十六)

    

 宝玉对于自己的母亲自然是不敢有怨言的,不管他如何得宠,如何的率性,如何的与众不同,在世俗里他仍然是一个好孩子,父母之命不违。所以王夫人清理怡红院,撵了晴雯赶了芳官,就连一个四儿也不能幸免,而宝玉深知晴雯病重,若在怡红院调理还可康复,而撵出了园子,落在一个亲戚家里,无人照管,自然是没了指望,即使明知如此,他也不敢说一言,只是沉默以对。所以这时候的宝玉,又分明是红尘中那个贾家的二公子了,即使有着反叛精神的宝玉,懂得尊重女孩子的宝玉,能够一往情深的宝玉,在世俗规矩里,面对了母亲,他只有沉默了。

他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一往情深的情怀,而非现实中的反抗。他去探晴雯,那个在他身边多年的女孩子,平日里爽直率性,他习惯了她的美丽与任性,却不知她对他的那份天长地久的深情。他是震动而感动吧,因了这份情怀,他有些悲哀有些落寞也有些暗自的欢喜吧,他是如此深的投影在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心上,而他竟不自知。而今晴雯去了,他自然会伤感,只是这种伤感,更多的是一种惆怅与叹息。

他便带了两个小丫头到一石后, 也不怎么样,只问他二人道:"自我去了,你袭人姐姐打发人瞧晴雯姐姐去了不曾?"这一个答道:"打发宋妈妈瞧去了."宝玉道:"回来说什么?"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 世事不知,也出不得一声儿,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宝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子说:"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拭泪道:"还叫谁?"小丫头子道:"没有听见叫别人了." 宝玉道: "你糊涂,想必没有听真(这个时刻,他还是不明白晴雯,不明白这个无人照看无人怜惜的女孩子,在生命最悲苦的时候,真正相信的是母亲,而非他这个贵公子)."旁边那一个小丫头最伶俐,听宝玉如此说,便上来说:"真个他糊涂."又向宝玉道:"不但我听得真切,我还亲自偷着看去的."宝玉听说, 忙问: "你怎么又亲自看去?"小丫头道:"我因想晴雯姐姐素日与别人不同,待我们极好.如今他虽受了委屈出去,我们不能别的法子救他,只亲去瞧瞧,也不枉素日疼我们一场. 就是人知道了回了太太,打我们一顿,也是愿受的.所以我拚着挨一顿打,偷着下去瞧了一瞧.谁知他平生为人聪明,至死不变.他因想着那起俗人不可说话,所以只闭眼养神, 见我去了便睁开眼,拉我的手问:`宝玉那去了?'我告诉他实情.他叹了一口气说: `不能见了.'我就说:`姐姐何不等一等他回来见一面,岂不两完心愿?'他就笑道:`你们还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敕命我去司主.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到任司花,宝玉须待未正三刻才到家,只少得一刻的工夫,不能见面.世上凡该死之人阎王勾取了过去, 是差些小鬼来捉人魂魄.若要迟延一时半刻,不过烧些纸钱浇些浆饭, 那鬼只顾抢钱去了,该死的人就可多待些个工夫.我这如今是有天上的神仙来召请, 岂可捱得时刻!'我听了这话,竟不大信,及进来到房里留神看时辰表时,果然是未正二刻他咽了气,正三刻上就有人来叫我们,说你来了.这时候倒都对合 ."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 但他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这丫头听了, 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 我也曾问他是管什么花的神, 告诉我们日后也好供养的.他说:`天机不可泄漏.你既这样虔诚, 我只告诉你,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除他之外若泄了天机,五雷就来轰顶的. '他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宝玉听了这话,不但不为怪,亦且去悲而生喜,乃指芙蓉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就料定他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 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也免不得伤感思念."因又想:"虽然临终未见,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常." 这小丫环果真不凡,原是怡红院的丫环,所以能说出此话,真假罢了,只是让听了的人多些安慰,尤其是宝玉,合了他的呆性,以晴雯之美丽,自然担得起芙蓉花,只是芙蓉本属黛玉,所以晴雯的一切,都像是暗隐了黛玉。

想毕忙至房中, 又另穿戴了,只说去看黛玉,遂一人出园来,往前次之处去,意为停柩在内(明明看的晴雯,却说是黛玉,宝玉宝玉,真真重了晴雯,又薄了黛玉)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咽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王夫人闻知,便命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又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得银,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二人将门锁上,一同送殡去未回 .宝玉走来扑了个空.宝玉自立了半天,别无法儿,只得复身进入园中.待回至房中,甚觉无味,因乃顺路来找黛玉.偏黛玉不在房中,问其何往,丫鬟们回说:"往宝姑娘那里去了."宝玉又至蘅芜苑中,只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的,不觉吃一大惊.忽见个老婆子走来,宝玉忙问这是什么原故.老婆子道:"宝姑娘出去了.这里交我们看着, 还没有搬清楚.我们帮着送了些东西去,这也就完了.你老人家请出去罢,让我们扫扫灰尘也好, 从此你老人家省跑这一处的腿子了."宝玉听了,怔了半天,因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了一般,更又添了伤感.默默出来 ,又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似当日各处房中丫鬟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 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的流将过去.心下因想:"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 "悲感一番,忽又想到去了司棋,入画,芳官等五个,死了晴雯,今又去了宝钗等一处,迎春虽尚未去,然连日也不见回来,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纵生烦恼,也无济于事.不如还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来还是和袭人厮混,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想毕,仍往潇湘馆来,偏黛玉尚未回来.宝玉想亦当出去候送才是,无奈不忍悲感,还是不去的是,遂又垂头丧气的回来. 宝玉心上同死同归的人是黛玉和袭人,奈何此二人,也不能在身边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