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宝玉的婚事
贾母重视宝玉,从小带在身边,所以宝玉的婚事,有决定权的便是贾母和宝玉的父母了。
贾府的婚事多是在四大家族中考虑,比如贾母是史家的小姐,而王夫人是王家的小姐,凤姐也是王家的,而王家的小姐,王夫人嫁进了贾府,另一位嫁进了薛家。联姻是巩固四大家族关系一个重要方式。
宝玉这一代,最大的是宁府的贾珍,贾珍的夫人是尤氏,大家皆以为是续弦,他的原配是贾蓉的母亲,书中没有交代他母亲的身份,但宁府当年为将来的袭职人选夫人的时候,应该府考虑门第的。贾珠的夫人是李纨,李纨是书香门第,贾琏的夫人凤姐,是王家的千金,而接下来的便是宝玉了。宝玉是嫡出,又是贾母庞爱的孩子,又有个姐姐做了皇妃,所以他的婚事自然不可小看。
贾母自然是的打算的,先把自己的丫环袭人和晴雯放在了怡红院,袭人心细贤惠,晴雯美丽爽利,皆是丫环中的姣姣者。选姨娘还如此谨慎,何况是夫人。
最先进入贾母视线的是湘云。湘云是贾母娘家的孩子,若是订了湘云,对于史家与贾府的关系自然是有利的。贾母也有如此考虑,所以湘云最初的待遇是非常高的,她能给宝玉梳头,穿宝玉的衣服哄贾母开心,而且最先伏侍她的丫环是袭人,后来的翠缕也是贾母的丫环。年少的时候,宝玉与湘云原也是好玩伴,二人都爱玩,也能玩在一起。只是后来,贾母转了心事,湘云天真活泼,只是少些大家闺秀的风范。当黛玉伏出水面的时候,贾母便选了黛玉。
黛玉是书香门第,若论身份也配得起贾府,而且她是贾母嫡亲的外孙女,贾母最爱的孩子便是黛玉的母亲。所以对黛玉天然亲切,黛玉一来,便是宝玉的安排。敏感的王夫人虽然暗示黛玉远离宝玉,但是贾母却安排二人同吃同住两小无猜,一下子打乱了王夫人的计划。应该说最初的王夫人是不会想到贾母会安排黛玉与宝玉住在一起的。她认为贾母的安排会是黛玉与三春在一起。贾母的安排果然促进了双玉的感情,二人亲密无间情谊自然比别人深。
若论贾母心事,自然希望是双玉了,这样黛玉也有了安排,贾母也省了心事。两个玉儿,一样的关怀。哪个都让她费心费力。
然而王夫人自然不同意,不说王夫人与贾敏怎样的恩怨,只是单凭,王夫人考虑自身权利的递延。凤姐是王夫人的侄女,替王夫人料理家务,自然听命于太太。可是若论远近,还是宝二奶奶更近一些,而且宝玉娶了夫人,权利自然还是要交至宝二奶奶手里。所以这个人选自然重要。
应该说人与人是有些天然的好感与反感的。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一类型的女孩子,而喜欢稳重圆融的宝钗。这可能与王夫人的经历阅历有关。
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姐妹关系很好,而薛家已经中落,薛家进京,原就有凭仗亲戚的层面。对于王夫人来说,宝钗是最好的人选。这样薛家与贾府的关系便是密切了,也能照料自已的妹妹家了。而且宝钗的行事自然也是王夫人看重的一点。
贾母王夫人各有心事各有打算,三个孩子从最初的猜疑,至后来的合睦相处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而贾母与王夫人却是从地下转入地上的斗争。紫娟试忙玉,让宝玉的心事众人皆知,贾母与王夫人都沉默。无人理会宝钗的惆怅,双玉的情深。
王夫人夜抄大观园,清理怡红院,其手段狠辣,从王夫人嫌恶晴雯的态度可知对黛玉的不满意,而贾母只是叹息一声,并不想因晴雯而与王夫人开战。二人都在寻找机会,贾母等薛家放弃,故意提亲与宝琴,薛姨妈果然明白,与黛玉玩笑说与宝玉。
最后的结局,只能从判词中猜测,黛玉离开,金玉良缘,不知其间如何的曲折,才能是如此的结局。黛玉的枉凝眉,宝钗的终身误,宝玉的意难平。王夫人心事得愿,然贾府大厦将倾,宝玉的婚事,终不能改变贾家的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