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妙玉

(2009-05-27 14:17:57)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妙玉

珍爱红楼――妙玉
   妙玉一出场,就是清高的形象。管家向王夫人回话,说妙玉是非请不入。王夫人非常体贴的说,那就下个贴字吧,妙玉的身份交待的明白,原也是大家闺秀,是因为健康的原因才入了空门,进京是因了权势不容,留京是因了师傅的遗命。几句话把一个大家小姐的的坎坷境遇,轻描淡写间辛酸的描绘了出来。也就是说,她并不想出家,可是出家。她不想进京,可是权势不容,不知权势如何会惹到一个带发修行的小姑娘,让她不得不离乡背井的漂泊在外地。师傅去了她只能一人留在京里,境遇自然悲凉。其实贾府的相请本是好事,对于妙玉来说进入大观园总比在寺里好。可是清高的妙玉心里想去,却依然要摆足了清高的身份。
    是什么给了妙玉清高的理由,是美丽是家世是才华还是无所依的境遇。她的境遇其实变化很大,从最初的大家身份,到后来的出家,离乡后的无依无靠,这期间的心里变化还是很大的。清高的人皆敏感,妙玉自然也不例外,她的世界变了境遇变了身份变了,可是这样变化是不愿意接受和面对的。唯一能保存一些的就是那份清高,要让世人明白,她原是不同的。这份不同的是她的出身与她的才化,是何时也不能改变,也不肯改变的。那是证明她是妙玉的唯一理由。
    妙玉被请进了贾府,她的出现是因了元春的省亲,应该是繁华富贵的一种代表。在一个美丽的大观园里,看着贾府小姐们青春亮丽的面庞,看着面如冠玉的宝玉,她的心也一定会有波澜吧。那样的世界与生活才该是她的世界。她和她位一样的美丽有才情,唯一不同的是身份。她们是主人,而她不是主人不是客人。她的身份原也是尴尬,这是她最不肯面对的现实。
   书中描写妙玉几次出场,皆有深意,最有代表性的是贾母带了刘姥姥及众人,妙玉先是讽刺黛玉品不同雪水泡的茶,竟是个大俗人。又把刘姥姥用的杯子给了宝玉,自己坚决不要了。这两点很有意思,黛玉本是书香门第,自是清风明月一样的人物,可是妙玉也要表现出黛玉不及她的地方。而且表现的那样直接那样尖锐,幸而黛玉不言。对于刘姥姥妙玉更是直接,直说了要洗地,不要杯子。是要划清界线一样的做法,反让人猜疑,如何如此对待刘姥姥,只是因为对方不是富贵人家吗。还是因为刘姥姥触动了她的某些心事。是刘姥姥的出现提醒了她的境遇,让她不得不看明白,她原是和刘姥姥一样的,都是有求于贾府的。这样的念头一划而过,自然不是妙玉能接受的,于是妙玉要表明,她的清高在黛玉之上,她的地位与刘姥姥无关。
    李纨只说可厌妙玉为人,不知二人何时有了芥蒂,李纨竟说出如此之语,还是宝玉去求的红梅而来。那朵梅花,在白雪中灿烂华美,是不是动了妙玉的心事,她的一生如梅般美丽可是却只能沉封在这里。是不是一种无奈与悲哀。
    中秋夜给黛玉和湘云续诗,是少见的热情与直爽,请了二人进庵,写了又亲送二人离去,那时的妙玉最为自然和平和,完全是真情的流露,是一个闺中女儿的本色。与当年教岫烟一样的随和平易,那才是她不为人知的本色吧。她的世界里这才是她吧,恬淡从容。就像宝玉生日,她寄贴子一样,总有不经意表达自己的心事。那如兰花一样的清雅,必竟才是她的本色。只是境遇的改变令她不得不用清高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