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王夫人与贾母的权利变化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贾母的权利变化
应该说黛玉进贾府,拉开了本书的序幕。
那时贾府的大权还牢牢的掌握在贾母手中,大房失势,二房掌权,王夫人并不擅长家务事的管理,于是让自己的侄女凤姐两口子过来帮助料理家务。但大事小情凤姐还是要向太太回明。比如赵姨娘等人抱怨少一吊钱,王夫人过问,凤姐也要解释原委,是外边帐房让姨娘的每位丫环少了五百钱,两个丫环一共是一吊钱。
黛玉初来时,王夫人让凤姐随手拿出几件衣料给黛玉做衣服,凤姐忙回已经预备下了。而且亲戚往来的礼物与所收的礼物皆是回了王夫人才能行事。应该说凤姐的管理权是完全在王夫人的监控之下。当然王夫人权力是受制约于贾母的,府中重大事务皆是由贾母出面的,贾府的高层社会关系,都是由贾母控制的。
贾母不喜欢大房,因为喜欢小儿子,才令大房分出另住。王夫人的个性本也不投贾母的缘。但是王夫人的身份在那里,娘家是四大家族的王家,第三代的执行人凤姐又是她的侄女,女儿元春在宫里,宝玉是府中的凤凰。这一切都让邢夫人不能与王夫人相比。贾母在二位儿媳妇之间自然也要倾向于王夫人。
最初王夫人还是一切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但是元春的封妃让王夫人底气足了些,那毕竟是她的女儿,母凭女贵。王夫人最明显的举动,是在金玉之事请元春出面,于是端午节的礼,宝钗与宝玉一样,如此明显的暗示,连黛玉都有觉察,何况久经世面的贾母。
对于这样的挑信,贾母采取了同样的暗示反击。在庙里贾母公开表态,和尚说了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等大一大再说吧。贾母表态了,元春自然不能与祖母公开对抗,于是此事搁了下来。
这一次是暗里来暗里去,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是以王夫人的失败告终。接下来宝玉几事齐发,被贾政痛打一顿,王夫人去了,并不能劝止贾政,还是贾母到了三言两语震住了贾政,一场风波才算平息。这一次王夫人明白在贾政那里还是母亲厉害。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王夫人处于低姿态。就是肯定了袭人,明知贾母不喜袭人,所以不曾公开袭人的身份,一切待遇皆是自己出,这是王夫人不想过早的与贾母冲突在等待时机。
宝玉年纪越来越大,他的婚事成了王夫人与贾母的重头戏。宝二奶奶的人选,二人各存心事。王夫人志在必得。此时贾母年纪已大,对很多事情的管理都淡了。
王夫人借抄捡大观园之际,撵了贾母的丫环晴雯,事先并不告知贾母,事后才轻描淡写的回明,又提出对袭人的安排。贾母谈笑间,只叹晴雯如何变了。又说袭人的事,你既深知岂有大错。贾母在这件事上向王夫人妥协了。
二人真正的较量是在宝玉的婚事上。贾母不与王夫人正面冲突,是因为黛玉。而王夫人一定要架空贾母,也是为了能在宝玉的婚事上有绝对的发言权。但是贾母也能感觉到形式的变化。
王夫人女儿为妃,儿子长大成人,连孙子也不小了,这些因素都令王夫人的地位更加稳固。所以王夫人在与贾母的地位对比上,发生了变化。
所以前八十回未写的宝黛婚事,也是隐写了贾母与王夫人权利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