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凤姐

(2008-12-05 10:29:09)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凤姐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凤姐

   王夫人与凤姐同是王家的小姐,又都嫁进了贾府。应该说在凤姐的婚事上,王夫人是起了主要作用的。

   王夫人的前半生是非常顺利的,出身在四大家族的王家,又嫁了门当户对的贾府,丈夫贾政,也算是读书人,贾母说贾政年轻时与宝玉一样的个性,可知当年品格,也是斯文大方。后来又生了女儿元春,儿子贾珠。元春才貌双全,才有进宫一说,贾珠进学成家,本是贾府的希望。此时的王夫人最是春风得意,心无所求的时光。

   只是贾珠的早逝,一下子把王夫人的心境改变。元春入宫多年无消息,宝玉还小,而赵姨娘又生了一儿一女。一下子王夫人在贾府的境遇起了变化。贾母不喜大房,才有二房当家一说。可是王夫人本不是理家的人物,又不能失了这份权力。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是个中人才。王夫人在这种情况下,夹在大房与赵姨娘的双重夹缝里,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另寻方法。

   此时凤姐成年,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凤姐自小常在贾府玩耍,深得贾母的喜欢,而且素有才干。于是王夫人想到了凤姐,当在王家也满意凤姐嫁给贾琏。人品门弟都般配。

   凤姐进贾府,在王夫人的推荐下和贾琏一起过来帮着料理家务。于是王夫人借助凤姐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她不能直接针对赵姨娘,要树立大家夫人的形象,王夫人不得不依规矩行事。可是凤姐可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凤姐讽刺赵姨娘,以至赵姨娘与贾环怕凤姐甚于怕王夫人。在赵姨娘心中太太是好太太,只是凤姐太过刻薄。

   而邢夫人虽然是凤姐的婆婆,可是凤姐一心只在老太太王夫人身上,哪里把出身一般的邢夫人放在心上。这样的结局是邢夫人与凤姐暗是矛盾。而凤姐浑然不知,那时的凤姐年轻张扬,自以为人生是永远的顺风顺水,做事说话不留余地,到也震住了府中的下人们,却也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人。

应该说是凤姐帮助了王夫人,使得王夫人能把管家的大权牢牢抓在手中,而又不必自己事必躬亲,得罪人的事都推给了凤姐,而恩典的事,都集中在了太太手中。这样的局面王夫人是喜欢的。

   王夫人从自身利益考虑,在凤姐进贾府初期给了凤姐支持与信任。是凤姐能够顺利的接管贾府事物。应该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平衡王夫人是非常满意的。凤姐聪明机敏,又个性活泼张扬,深得贾母的喜爱。这是为了管家所必须的。所以王夫人能够接受贾母对凤姐的支持与欣赏。

   但是随着薛家进京,宝玉的慢慢长大,王夫人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凤姐只是一个过度,而最终她是要收回她的权利交给宝二奶奶的。而且从个性上说王夫人不喜欢这一类型的。她更喜欢的是宝钗的稳重端庄。而且凤姐放利取钱,声名不雅。王夫人也有耳闻,只是当时用凤姐,所以并不追究。但到了宝二奶奶即将亮相的时候,王夫人就要另做打算了。

   所以王夫人在一步一步的收权,总不能无缘无故的让凤姐退出舞台吧。所以她也是一步步来的。王夫人借用抄查大观园,来打击凤姐。凤姐的暗中查访,让王夫人改作了明箱操作。机敏的凤姐,已经感觉到山雨欲来,所以在查访中,相当低调,与王善保说话都是和颜悦色,不查宝钗,就是不想惹怒王夫人,何时张扬的凤姐也在形势面前不得不如此小心谨慎。在探春处,一切以探春为中心,面对盛怒的三姑娘,凤姐毫无脾气,小心安抚三姑娘。在惜春处替入画求情。凤姐的平和大度,倒让人刮目相看,也可知她此时的心态。

之后王夫人并不满意,如此的结果。凤姐并未明白王夫人用心,王真正的目的是怡红院,所以王夫人亲自上阵,把怡红院里外查了一遍,撵了多人,才算平息了怒火。

   而此后的贾母生日,邢夫人发难于凤姐,王夫人竟然助邢夫人,而难堪于凤姐。凤姐灰心泪下,此时已知王夫人已经准备全面出击了。

王夫人在贾母面前肯定袭人,而打击晴雯,贾母勉强接受。金玉之事王夫人志在必得,而凤姐之情形,也令人担忧。

其实凤姐也明白,她终日要回到大房的。这里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只是不曾想到,王夫人于她,只是过河拆桥而已。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凤姐依礼而行,重新回到大房那里作儿媳妇。而宝二奶奶进府,王夫人把权利交给自己的儿媳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