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宝钗在贾府

(2008-04-12 09:59:47)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宝钗在贾府 

珍爱红楼――宝钗在贾府

   黛玉住在贾府,是因没了父母,被贾母接了过来,原是无处可去的。湘云不过是常来常往的作客。而宝钗就不同了,她有家业有母亲有哥哥,却常住在贾府,一住多年,不能不令人感叹,难道作客就那么舒服吗,比在自家还强吗!

   宝钗一出场,就已是成人心智,不似宝玉黛玉都是小孩子的心态。所以黛玉刻薄宝钗,宝钗要么一笑,要么装作没听见,是宝钗不生气吗,怎么会,人家在薛家也是明珠,薛蟠那样的人物,对这个妹妹,还一句重话也不敢说,说了一次妹妹护着宝玉,惹得宝钗哭了,第二日又是赔礼又是作揖的,末了一会说给她作新衣裳,一会又上香菱倒茶喝,那逼小心模样,真是少见的。母亲更就是以这个孩子为主,一切都为了宝钗,凡宝钗的话,母亲都是言听计从。凡事情大小也皆与她商量。这样的家族里出来的宝钗如何受过委屈,可偏在这遇上了黛玉,就不分场合的要听黛玉的几句话了,可是宝钗为什么不还击,宝钗的书读的比黛玉还多,在贾府,黛玉是客。宝钗也是客,而宝钗有着王夫人和凤姐这两个亲戚,还有四大家族的交情在其中,身份不低于黛玉。实没必要看黛玉的脸色,听黛玉的话。只不过宝钗是聪明人,要树立大家闺秀的形象,就不能处处争锋,好个性也是其中一条。

   她思考问题,已经不是凭个人喜好,而是从利害得失来考虑。她考虑的是现实,她代表的是薛家,所以那些言三语四的,才不放心上。她的目光与心计,都放在了大事情上。王夫人房里的丫环金钏死了,本与她无关,她马上去王夫人那里安慰,又是劝解王夫人,又是主动送自己的衣服。让王夫人身感体贴与宽心。王夫人的大女儿进了宫,相见时难。儿子宝玉,又是淘气,得宝钗如此宽心,自然会觉宽心,心理上更喜宝钗。

    宝钗细心,湘云请客,她马上想到钱的问题。知道湘云在家作不得主,其实湘云与宝钗认识并不早,可是宝钗却最清楚云儿的情况,连袭人黛玉不知道,她都一清二楚。请湘云去自己那里休息,再娓娓道来替她安排筹划,难怪湘云一心感念宝钗,这个没人关心没人疼的小姐,在宝钗这里感受到了关怀与照顾。自然真心相待。

    对岫烟也是,看她大冷天的穿了单衣,便知有缘故,问寒问暖,又帮她把棉衣赎了回来。这样的事无处不体现着她姐姐般的细致与温暖。

    对贾府的事她自然是处处留心,与宝玉的丫环袭人更是搞好关系,送袭人东西,还主动帮袭人作宝玉的针线,自然深得袭人尊敬。连小红这样在怡红院不得重视的小丫环,宝玉连名姓不知,她却只听声音便知其人,而且清楚小红的心性与为人,可见宝姑娘心细非一般。

     探春理家,她也帮着管理与善后,处理人际关系,促成探春改革方案的实行。应该说她的审时夺势,兼顾大局的周全方案,是行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就是黛玉开始敌视她,后来也在她的宽厚中放开了敌意,成了敌意。二人竟比别人还好,令宝玉惊讶。

     在人情上,对赵姨娘这样人人厌恶的人,也是礼数周全,哥哥带回的特产,对赵姨娘也分送一份,可见她之能达。让赵姨娘也十分感动,可见宝钗处事之周全。

     所以贾母纵不喜欢宝钗这样的个性,却不得不公开赞她,毕竟宝钗是无可挑剔的。凤姐是她的亲表姐,但是二人相处,却只是在分寸间,也许宝钗不想过多接近凤姐引人背后议论。

     最后王夫人抄捡大观园之后,宝钗果断的离开了这里。王夫人劝她回来,她反劝王夫人从实守分为主,面对形势还是省了大观园这一处开销倒好,可见宝钗深知贾府的经济情况,劝王夫人早做打算才好。这是她有远见的地方。当时在贾府,热热闹闹的自然好。如今贾府多事之秋,在呆下去,反而于主人不便,于自己不利。

     宝钗当断则断,做事果决,不拖泥带水,倒是比凤姐更加敏锐。

     好风凭借力,送我青云,她自有志向,只是在那时的境遇里,却也是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无为而治了!淡极始知花更艳,她自有不俗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