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黛玉
黛玉是个非常可爱任性的小姑娘,从刚入贾家的小心谨慎,到后来遇见宝玉后的倾心以待,都是如诗的美丽。
第一次进贾府的黛玉是非常敏感的。她之前听母亲讲过贾府的气派与豪华。这种场面自然不是她家能比的。从丫环上也能看出来,她是林家的小姐,可是带来的丫环与奶妈,完全不能与贾府的丫环相比。一老一小,贾母一眼看出必不能让黛玉省心。马上指了自己的丫环紫娟来服侍黛玉。
接下来无论是吃饭还是答话,这个小姑娘都是察言观色。小心谨慎,唯恐让人耻笑了去。对王夫人交待的不接近宝玉的话也是点头称是。可是一见了宝玉,就惹出了摔玉的风波,一下子让大家见识到了这个
小姑娘对宝玉的影响。
想是从那时候,王夫人对黛玉就皱了眉。王夫人是过来人,宝玉对黛玉的好感,她如何会不知,只是那二玉都随贾母居住,自己的儿子自己也做不得主,也只好忍了。
接下来的日子,黛玉是快乐的,贾母对她比对自己的三个孙女还照顾宠爱,又有宝玉的呵护,在这种无微不至的环境里,她的个性开始展现。
薛家一来,就说了金玉之说,黛玉自然不喜,可是她也不能反对什么。只是遇上了宝钗宝玉在一起,
她难免会说几句刻薄的话。宝玉是一笑,宝钗是装作不知,一个让着她,另一个已经是成人心智,自然不会计较她有口无心的话。
宫花到了她手里,她说的话是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话分明是说薛家。
本来送花给姑娘们是一番好意,黛玉自然明白贾府的三位小姐最是知礼仪懂规矩的,如何会去挑花呢。只不过与薛家有关的事物都是黛玉烦感的。所以借机发作一下,以至宝玉忙用话打断了问候宝姐姐为何几日不过来。
黛玉与紫娟相处的极好,这个小姑娘到底是贾母的丫环,又贴心又会宽解黛玉,以至于,贾府里唯有她能教育黛玉,每每黛玉也都听了。有了她,在这个大观园里,黛玉的日子便多了份温暖。
黛玉与宝玉一直纷争不断,皆因她不放心宝玉,宝玉终也懂了,才会诉肺腑,说心事,让妹妹放心。这番话,果然起了效果,黛玉的多心的病算是好了一半。
直到与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她的心情才算开朗起来,对宝钗是她一旦没了多心,便真心以对。以至把自己的不能对宝玉说的心事也说了出来,寄人篱下的惆怅,宝玉是不懂的。而宝钗能明白。宝钗那句,我也是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到也是真心。
二人成了姐妹,黛玉自然欢喜,她比任何人都渴望温暖。所以她很自然的接了宝钗喝剩的半杯茶喝了,她是最好相处的,最是一心待人。与湘云一样,既认了宝钗作姐姐,便一直是一个妹妹了。
宝琴出场,把大观园的繁华推向了高潮。她对宝琴也是极好的,真作了妹妹一样。那时的黛玉,是明朗的。纵然也知道,婚事是她不能作主的,也有着忧伤。可是终还是能坦然面对宝玉和宝钗,她的心是欢喜的。
这时的黛玉是好脾气的,有着超于常人的宽和的。
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自己的大事无人主张,贾母一直待她极好,可是在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公开,而王夫人以黛玉的聪明,应该能感觉出对她的冷淡,看王夫人提起晴雯时,故意说眉目像黛玉,可见王夫人不喜黛玉久矣,只是不能公开以贾母为难,才不得不沉默。但在宝玉的婚事上,必然是要奋力一搏的。
黛玉是聪敏的,贾家的事非与矛盾,她自然清楚,所以才说贾母多疼了凤姐与宝玉,多少人背后里言三语四的,何况是她不过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人情冷暖,她自然分明。
所以才有重重心事。
终还是忧伤的,最后她还是不能不面对她和宝玉不知结局的感情。
她的情是生命的唯一,没了这份爱,于她整个的红尘,再无挂牵。三千泪水,皆为君故。所以莫怨东风当自嗟,是她的痴也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