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尤氏三姐妹

(2006-12-15 11:58:16)
             珍爱红楼----尤氏三姐妹
  尤氏是大姐,她和另二位并无血缘关系,只是名份上的姐妹。书中未写尤氏的样貌,想必也是美丽的,尤氏出身寒微,这一点她可能比邢夫人和秦可卿更低微,从书中描写来看,秦家还是个小官,邢夫人未出嫁时,家中还算有钱,而尤氏这些都谈不上,而且她也不是贾珍的原配夫人。进入宁府还成了宁府的女主人,这一点对于尤氏来说有点灰姑娘突然变成了白雪公主的惊喜,尤氏一定是从喜从天惊到面对冰冷的现实,宁府的奢华和贾珍的荒唐是成正比的,认清了这个现实尤氏的喜悦渐渐成了如何立足贾府的问题,那样一个大家族里多少礼俗,多少事非,加上贾珍的为人,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尤氏不知在多少个夜晚无眠,终于她理出了头绪,她是精明的,对上孝顺,对下和气,和平辈搞好关系,她和凤姐李纨的关系都非常好,在凤姐过生日那次,不动声色的显出了她的能力,场面办得人人满意,是从未有过的热闹,让老太太和凤姐都称心。那该收的二两银子,鸳鸯的彩云的平儿的她做人情都还了,周赵二位姨娘的她都同情的还给了人家,人情世故她处理的妥帖周到,尤氏不是一个闷葫芦,她是心中有数,她的努力得到了贾府的认可,她对贾珍是不管(因为管不了),她对贾蓉也是一样的态度(那也不是她的儿子),她对惜春是迁就的,这一层在入画的问题上可见一斑,尤氏小心谨慎的在宁府当家,慢慢的她的心情得到的缓解,因为她感到了自己的位子稳固了,贾珍对于她的明理和沉默是满意的,尤氏终于在宁府立足了,她的人生虽不是圆满的,但总是安稳的。这也就让她满意了。对于贾珍和贾蓉与尤二姐和三姐的关系她是装作不知。她是管不了贾珍的,而且二姐和三姐有自己的母亲在管,也轮不到她这个名义上的姐姐多事,所以她沉默,可是当贾琏娶二姐时她是反对的,凤姐的厉害她是清楚的,可是仍是没人听她的,贾珍是糊涂已久,二姐是被贾琏哄晕了头,她的话都是白说了,其实二姐的命运她已明白了。
   尤二姐的个性是温顺的,容貌是美丽的,她更像顺水漂流的一叶浮萍,走到哪里算哪里,她对命运是没什么算计的,只要能接受的她不会反抗。遇见贾琏,在她的世界时中贾琏是最出色的,久在外面办事的贾琏是周到聪明的,加上贾府二公子的身份玉树临风的气质,她是尤二姐生命中最美丽的光芒,嫁给贾琏的确是她一生中最好的选择,也许她也想有一天像尤氏那样当家管事(她可没尤氏的头脑),尤二姐太过天真,以为所有的一切是天上掉下来的,无须她费心就能属于她。她欢天喜地的嫁给了贾琏,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成为凤姐的接班人。身边有一个把私房钱都交给了她的好丈夫。在花枝巷的天地里,一切是她的家,她的心是快活的。贾琏和小厮都把凤姐的为人告诉了她,她都未记在心上,等到凤姐一出现,三言两语就让她一心信了凤姐,把自己的天地拱手放了,她不等贾琏回来,不去宁府和尤氏商量一下,什么人的话不去听,只去听了凤姐的话,片刻未停就进了贾府,这一下子,她的命运真的是落到了别人的手里。凤姐是精明的,先弄个丫环来试她,果然尤二姐是好摆布的,一个小丫环就让她招架不住,丫环的刻薄她不敢言,这让凤姐放了心,知道尤二姐是没什么心计没什么胆量,是天下最好摆布的那种人。秋桐的出现更给了凤姐筹码,二人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没几回合就让尤二姐生无指望,看着曾经海誓山盟的贾琏,一心只在秋桐身上,尤二姐的梦醒了,她在失去了孩子之后,终于成全了凤姐,自杀了。还算贾琏有情,给她厚葬了。其实凤姐和秋桐是一种个性,时间长了,贾琏还是想念尤二姐的温柔,如果她还在花枝巷,那么凤姐伤害不了她,她和贾琏还是有未来的,等到她有了自己的儿子,再入贾府,那么情况会完全相反的。可是她太轻信凤姐了,她不能忍耐生命的漫长的等待,失去了她所有的机会。
   尤三姐和二姐不同,她是有主意有个性的,虽然是那样的环境,却有自己的信念,她更像是水中的红莲,美丽的令人眩目,她的美丽是浓烈的刚硬的。她对贾珍和琏等人的嘴脸早就看透,她对他们是轻视的冷漠的。她说自己是金玉一样的人,她没看轻自己,她相信自己会遇见一个懂自己的人。在那样的环境里能遇上什么人,谁也没把握,一场堂会她看见了柳湘莲,那个与她所生活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戏台上的他是顶天立地的,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他进了三姐的心,这一进就是五年。只缘感君一回顾,从此思君暮与朝,可是连这一回顾也没有,她就想了他五年,他是她暗夜中唯一的梦,是唯一的光芒,是她一生冲出淤泥做成莲花的唯一的勇气。她等呀等,在心里在梦里喊一个人的名字,为了他,她的心是金玉一样的高洁,为了他,人世在多的风雨也不能改变她的志向。为了他,她愿是他生命中的一朵红莲,她孤独的等待着,希望着,这一生还能有缘。终于贾琏拿回了湘莲的定情剑,她拿着鸳鸯剑,自喜终身有靠,那几天她是快乐的幸福的,她终于成了红莲。她开始等,等佳期到来。她等来了湘莲,却是来退婚的人,原来这也只不过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不了解情况就敢订亲,自以为了解了就退亲,这样的人也当不起她的一世真情。她清醒了,她知道是宁府的声名害了她,这一生与湘莲是没缘了。她拿着剑出来,只说了五个字:还你的定礼。五年呀,她终于站在了他面前,终于能开口和他说话,说的确是这一生最生的五个字,她用剑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得不到湘莲,那么就用这种方式让湘莲真的了解她一回,让她用这种方式留在他的记忆里,她可是整记了他五年,为情从无公平可言,可是她是不甘心的,对于自己的心,她无法证明,对于这份情她无法保全,可是她不甘心,这一生的情缘成逝水,她却一字不能言。她用生命去诉说,她想他会懂的。
   贾琏是多情害死了尤二姐,宝玉一个玩笑让金钏投了井,看着晴雯死他一字没有,为了杯茶他赶了莤雪,他多一句话,让湘莲退了亲,间接的害死了三姐,而湘莲这个拿定亲退亲随随便便的人,怎么配得上三姐的一世痴情。曹公太狠,红楼梦里无男儿,负尽书中女儿心!
   珍爱红楼----宝玉和贾环
  他们本是世上最亲近的两个人,都是贾政的儿子,是亲兄弟。却又是天然的对立者,嫡庶之争让他们从一出生就被自己的母亲有意无意的卷进了那场不见硝烟的斗争。
  一个是一出生就成了凤凰的宝玉,因为老太太的特殊厚爱,宝玉从小跟着老太太过日子,得了别人孩子所没有的优待。而贾环因为是赵姨娘的孩子,虽然名份和宝玉是一样的,都是贾政的儿子,可是所处的环境和待遇是天地之别的。这一层是导致赵姨娘深恨宝玉的原因,对于赵姨娘来说, 她和王夫人的地位之分, 她是接受的了,可是她不能接受宝玉和贾环在处境上的差别,于是没人疼无人管贾环在赵姨娘的教育下,对宝玉开始有了敌意。贾环的感觉和探春还不同,探春和迎春惜春一样皆是庶出,所以待遇上本无差别,而贾环不同,他只有一个参照物就是凤凰宝玉,这下子贾环的心态就不会在平和了,加上赵姨娘的调拨他的心理更加厌恶宝玉,因为怕贾母才怕宝玉,这是贾环的心情。本来贾环的处境可以得到别人的三分同情,但是他没能像贾兰那样用心读书,好好做人,得到别人敬佩,反而是在歪门斜道上下功夫,把人们的三分同情变成了七分厌恶。贾环的心是离宝玉越来越远,手足之情似乎根本就没在他身上起过作用,他对宝玉是敌意,宝玉对他是漠然,这二位是形同陌路。
    贾环对宝玉开始采取行动是为了宝玉和丫环彩云闹,而彩云本来是和她好的,贾环丝毫不手软的发动了斗争,把烛台砸到了宝玉脸上,让二爷被狠狠的烫了一下,王夫人等人都慌了,可是没有责问贾环,而是把赵姨娘骂了一顿,这次贾环是胜利的,他惹的事,没他的责任,而是让赵姨娘挨骂,贾环的心里看见宝玉受伤是开心的,此刻的环儿是没把宝玉当作自己的哥哥,这位哥哥的确不曾关心过他,但是除了招人爱些,也从不曾伤害过他,他的做法未免狠了些,大有不两立的作风。这一次宝玉受了些皮外伤,接下来赵姨娘的出手就是置宝玉于死地而后快了,无奈天帮宝玉,最后宝玉奇迹生还,赵姨娘的计划成了空,这下子赵姨娘和贾环安宁了几天,不过只是在等待机会。终于等到了金钏的事,这一次贾环直接出手告到了贾政那里,为宝玉的挨打做了铺垫。你看宝玉倒霉的事是总有贾环的影子出现。
   这样过了多少年,在这样的明和暗不和的环境中宝玉和环儿都长大了。宝玉依然在闺阁中出没,他的心思没在仕途上,总觉得女儿的世界是天然的美丽,而真实的人生是那样的混沌,他自是那舒服往哪跑了。他依然不入贾政的眼,而贾环一样的让贾政看不上,这也是不读书的孩子。在中秋夜宴上,贾政对这两个孩子一样的失望,而得到了贾赦夸赞的贾环倒是满心喜悦,这一生大约是第一次有人把他当人夸他,当然那位也不是真心,无非是为了打击贾政和贾母才这么说,明知老太太讨厌贾环大赞环儿,分明是让老太太生气。在斗争的夹缝中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贾环,贾环自是喜出望外,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人才,也只有让人利用的份。他和宝玉在一个空间中长大,其实贾府的命运决定着他们整体的命运,只是他们不懂,他把仇恨的目光盯在宝玉身上,最后只能是一起倒霉。他不知道他们是同根生,在贾府里他们是最亲的人,可是因为固有的观念他们成了最远的人!
  他们的距离从不曾近过,只是越来越远了。这一对兄弟,是天然的敌人!

     珍爱红楼---王家的千金小姐
   在书中王家的小姐共写了三位。
   第一位是贾政的王夫人,这位王家的大小姐,命运还算不错,嫁了贾府的二公子,虽然贾政没能袭了官,却也是个员位郎,而且家中掌权的贾母却是偏心于二公子,让大儿子出去另住,让贾政随母同住,所以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是很稳固的,而且贾家别的儿媳出身皆不能与她可比,她的大家闺秀风范最得贾母的意,而且王家的势力如日中天,比贾府还强一些。王夫人有儿有女,虽然没了长子,却又生了一个宝玉,让老太太当凤凰一样养着,女儿入了宫成了妃子,王夫人的地位得到空前的加强。在贾府执行官是凤姐,可凤姐还不是事事瞧着夫人的脸色行事。王夫人是不执政的执行官,她是舒服的做着贾家的二夫人。她和贾政是相敬如宾,这一点对于一个年近五十的太太来说是最重要的。王夫人知道她不可能不让贾政纳妾,可是只要在贾政的心中她是地位最高的就行了。其实贾政对王夫人是很尊重的。贾政看见宝玉本来有气,可是想到王夫人年近五十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觉把嫌恶的心去了大半。贾政打宝玉那一次,王夫人赶了过去,贾政也就住了手,虽说嘴里的喊的硬,可没再打一下。其实对于王夫人,贾政是真的很在意的。贾政出门皆是和王夫人商量,东西也是王夫人准备。可见贾政和王夫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有此甘苦与共的味道。这在贾府是没有的,邢夫人在贾赦面前连句话不敢多说,一把年纪了还要出面给贾赦纳妾,尤氏对贾珍也只有顺从的份。只有王夫人是非常硬气的。王夫人的长子和女儿都让她省心,只有宝玉是她的心病,宝玉的淘气不读书让她忧伤,看着宝玉成了她的心病,她对宝玉身边的女孩子非常刻薄。所以金钏和晴雯才死的那么惨,连芳官那样的小孩子也让王夫人撵了出去,王夫人表面上和气,实际上狠毒,对待妨碍她的人毫不手软。对待袭人这些能帮她的人又出手大方,一下子工资就长了一倍,王夫人倒是有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对于儿子中意的黛玉她是一百个不乐意,只是因为老太太才不得不客气三分,她一心让宝玉娶宝钗,最后如愿以偿,可是却逼的儿子出家,宝钗孤独一生,也算是命运对她的教训。
   王夫人的妹妹嫁给薛家,成了薛家的掌门人。薛姨妈除了太宠儿子,倒没别的缺点,为人慈爱,对丫环们挺好。她清楚儿子的为人,连香菱是买来的丫环,都觉得儿子配不上人家,还是摆酒请客的给香菱一个名份。她比王夫人清醒知道自己孩子是什么东西,不会一味的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她不重男轻女,对宝钗的话言听计从。凡事都会为宝钗着想,对黛玉也还温暖。她是想让女儿嫁到姐姐家,这也是人之常情,过去女儿出了嫁,娘家就不好管了,她心疼女儿,希望她有个好婆婆,当然最好的莫过于对方是自己的亲姐姐了。做为一个母亲她的想法是对的。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她长年住在贾府,和贾府的人周旋也是不易。看见岫烟好,觉的自己的儿子不配,就介绍给了自己的侄子,这份明白倒是成全了一对好年轻人。她为人和气,性格也大度,不像姐姐那样刻薄,天天跟打仗一样。
 
  王家的另一位小姐是凤儿,嫁了贾琏,成了贾府老太太最宠的人,掌管着贾府的内部事务,是一个精明厉害的管家。凤姐对自己喜欢的宝玉黛玉是真心关爱,替他们想的周到。对自己看不上的邢夫人,她就懒的敷衍,凤姐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好的时候是一盆火,恶的时候是一把刀。她害死尤二姐,却是借了秋桐的手,自己乐的做好人。其心计未免太狠。她和贾琏本也是青梅竹马的情意,开始的岁月也是有商有量的,后来随着尤二姐的事让贾琏伤了心,二人的距离开始远了。她和公婆的关系不好,加上得罪了丈夫,为她以后的日子留了隐患。风光的日子里她是张狂的,很人替别人想,有个中心的平儿帮着她,她也算周到的应付着贾府的大小事务。只是贾府已处在风雨飘摇的处境,她还不知道想想后事。她的处境比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惨。是王家的小姐中结局最差的,这和她处事的狠毒不留余地有关。
      珍爱红楼---人淡如菊邢岫烟
   她的出场是在贾府的认亲队伍中,相对于宝琴的先声夺人,她是清冷的安静的。宝琴太美,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视线,贾母的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让太太认了做女儿,那么就成了她的孙女,这下子老太太要自己养活,果然宝琴跟老太太住在一起,那待遇上宝玉才有的,可是宝玉是孙子 ,而宝琴可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得到老太太的喜爱是她们的缘份,也可见宝琴的美与风度是无人可及的。另两位是李纨的亲戚,住在了稻香村,李纨在贾府是有地位的,虽然她不像凤姐那样威风八面的管事,可是她享受的待遇是高于凤姐的,而且贾母和王夫人对李纨的切身利益是非常关照的,李纨在稻香村可是真正的女主人呀。只有邢岫烟,是那么孤独的站在那里,她的亲姑母是邢夫人,邢夫人并不理会她,只让凤姐看着安排,那凤姐对邢夫人也就是敷衍了事,顺水省事的把她放在了二姑娘那里,迎春是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软弱的小姐偏有一群强硬不讲理的丫环和奶妈,连迎春的首饰都让人当了,何况对于岫烟这个无依无靠的外来的亲戚,更是没人放在眼里了。
   岫烟是安静的,面对这样的局面她不怒不惊,从容处之,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声张,自己当了棉衣也要打点那些下人,她倒是有风度的。她是妙玉的学生,当年租住在妙玉修行的寺里,和妙玉学了些诗词,但全无妙玉的清高冷漠。她是随和的,平儿让人送衣服,她倒先打赏了个荷包,后来平儿去了,她才收下衣服,她是自尊的刚强的。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子,虽然没人疼没人管却是好强自爱的。大观园里繁华似锦,她就像菊花一样静静的、淡淡的,她的美打动了薛姨妈,做主为薛蝌提亲,想必这也是宝钗的想法,那样的女孩子肯定是入了宝钗的眼,自尊不张扬,美丽不眩目,连宝玉都说她如闲云野鹤,让人欣赏。那样的处境,她却从容处之,并无半点自怜之意,对于人生她更多的是从容随和,没有忧伤没有不快,安安静静过着自己的日子,就像菊花开的从从容容的。那样的父母那样的姑母,她也没有半点责怪,她是看明白了人生,接受着本该接受的一切,对于宝钗是心怀感激的,宝钗的体贴是她一生中很少遇见的关心,妙玉的诲人不倦给了她一个新的世界,她和妙玉的关系是很好的,常有往来。她就像是园中少见的植物,给大观园带来的清新的感觉,相对于宝琴的艳丽, 她更加随和亲切,让人舒服,就像秋天美丽的菊花,并不让人惊讶,却让人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