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美丽总令人难忘

(2006-12-15 10:48:00)

                     珍爱红楼--美丽总令人难忘
   黛玉和晴雯是美的,她们的美更多的是一种光芒,那种清贵自重的美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少见的,多少人看不懂不会珍惜,有些人还会刻意的去伤害。
   黛玉和晴雯皆是宝玉的至爱,也只有宝玉和贾母能欣赏这种美,所以宝玉才会宠着黛玉,时时的关心着她,所以宝玉才会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中的晴雯,所以老太太才让黛玉和宝玉一起长大,把身边的晴雯送给了宝玉,老太太心中是最好的都要给宝玉,她有所爱宝玉,就有多喜欢黛玉和晴雯,她说也就只有晴雯还配宝玉使唤。宝玉是个不凡的,才能在万花丛中看出黛玉和晴雯的不俗。虽然他常和黛玉吵架,虽然晴雯气得他火冒三丈,在气头上要撵走,可是他心中是最在意二人的,真是近极反远了。黛玉和晴雯都是聪敏的,很多事情她们明白只是不屑为之,她们是清高的。黛玉和宝钗一样的智慧,只是不愿意像宝钗那样用规则把自己装起来哄别人高兴。晴雯比袭人美,但是她不能像袭人那样讨好宝玉,所以她们才得到宝玉真心的重视。在这一点上她们是遇到了知音。
   黛玉和晴雯一样不入王夫人的眼,王夫人第一次见黛玉就说让黛玉远着宝玉,王夫人亲手撵了晴雯,逼死了她。王夫人始终不明白宝玉,她总是在做着最能伤害宝玉的事,比贾政更厉害的伤害着儿子。
   黛玉和宝钗成了好姐妹,一起出入,对宝钗诉说心事。晴雯和袭人挽手同行,她们都是极真的人,别人对她们好一点,她们就把心掏出来。黛玉和紫娟情同姐妹,这在整个贾府是没有的主仆关系。晴雯是眼中不揉沙子,坠儿的事,她就忍不得,立时把人赶走了。她们的心向月亮一样明净。可是在大观园中有几个人能懂她们的美!
                                珍爱红楼--红楼贵族
    所谓贵族大约要平和从容,能容人所不忍,能欣赏人所不能欣赏的美,还要有大勇。
    紫娟这个黛玉的小丫环,可以说是贵族了,在别人的眼里,黛玉是个坏脾气的小姐,动不动惹得宝玉摔玉发脾气,身体又弱,经常吃药,服侍她的丫环比别的丫环要辛苦许多了,可是在紫娟心中的黛玉却是个美丽的善良的可爱的小妹妹,紫娟像姐姐一样照顾黛玉,劝导她,黛玉和宝玉吵了架,紫娟就总说黛玉的不是,为宝黛和好打好了基础,大约整个大观园,只有紫娟一个敢这么说黛玉。随着黛玉的长大,紫娟开始担心黛玉的婚事,明慧的紫娟虽已看透那些王孙公子喜新厌旧的本质,而黛玉又是个无父无母的人,一旦嫁了出去,没了老太太无人作主,只有任人欺负的结果,于是她主动冒险去试探宝玉,结果弄得宝玉大病了一场,这下对宝玉紫娟和黛玉是放心了,紫娟又劝黛玉敢紧让老太太定下来,免得日后吃苦。 当薛姨妈开玩笑时流露出这层意思时,她马上主动出来请薛姨妈去做媒,紫娟是宝黛情缘最大的支持者,家庭的斗争之利害,紫娟是明了的。而保护黛玉的方法是嫁给宝玉,她知道在当时婚事对女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抄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从紫娟的东西中找到宝玉的东西,紫娟不慌不忙,笑着说,我们两下里的东西现在也算不清,她的从容安静让人惊讶,不愧是黛玉的丫环,很有些大家风范。在这场抄查中,袭人过于温和,晴雯是刚烈有余,而紫娟却是大度温和,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这种对丫环的不信任行为她是轻蔑的,是大勇也,所以不放在心上。那种从容才是大将风度。
   黛玉是贵族的风范,人情世故她明白却不去做,在自己的心灵与红尘的规则之间她忠于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人生信条,这一点是贵族才有的勇气。面对宝玉的金玉之说,她重人不重说,她相信感情者最重的。而不是什么金玉良缘,她和宝玉相处多年,互为知己,这才是黛玉最看重的,这了这个她在深夜里流泪,为了这个她和宝玉多次争吵,只是为了情真。她在贾府多年,那些趋炎付势的东西,她明白却不屑于去做。她外表小心眼,而内心宽宏,她待紫娟如姐妹,她真心教香菱写诗,在那个时代黛玉才是精神的贵族。
    另一个是平儿,平儿最可贵的地方,是在对待尤二姐的问题上,凤姐和秋桐都是要置尤二姐于死地才罢休,只有平儿开解她,帮助她,希望她能坚持下去。在女人的战争上平儿能以平和的心态关心一个和她有利害关系的女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尤二姐死后,还是她偷了凤姐的银子给贾琏好好的安葬了尤二姐。凤姐的刻薄平儿是不能接受了。在这个问题上平儿大度有勇气,如果被凤姐发现了她也是很难交差的,可是她有自己作人的原则。不是一味的看着主子的脸色去做伤天害理的事。五儿的玫瑰露事件,她处理的妥帖细致。深夜去怡红院房查芳官,确信五儿是冤枉的。又劝宝玉承担罪名,为了是保护彩云的安全和探春的脸面,这层苦心是皆大欢喜的成人之美,一个人有执行权的时候能替别人着想,考虑着怎么对大家好,不是作威作势欺负人,是仁是真的贵族。
    有时候真的贵族,就像藏在尘土中的珍珠,是需要一双慧眼才能发现。就像人淡如菊的邢岫烟,虽然生活在一个冷漠的家庭里,父母和姑母都不是真心疼爱她,在大观园里和宝琴相比倍受冷落,可是她从容淡定不忧不怒,自尊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宁可当了棉衣也不落人是非,平儿送衣服给她,她只是打赏来人,并不收下,后来还是平儿去了,情面上推不过才收了下来。后来她订亲于薛蝌,依然安安稳稳的,全无嫁入豪门的张狂。
    贵族更像是天上的月亮,明明净净的,只有懂的人才能体会!
   珍爱红楼--- 贾母和两个儿子
   贾母是个很懂生活的人,她出身于大户人家,出嫁后又是贾府这样的人家,当时正是四大家族的荣盛时期。所以贾母是见过世面的,那些世人难见的什么 “软烟罗”的沙,喝汤的模子,做茄子的几十种作料,笛子的运用呀,这些品味的细节她才能那么精通,一看就是大家风范。她作人也是恩威并用的大手法,对凤姐的支持与宠爱,分明是看懂了她的能力和在府中管事的不易,才会大张旗鼓的给凤姐作生日。宝钗十五岁生日, 贾母亲自吩咐,是给了薛家和王夫人的面子。在大环节上小事情上她都能明晰事非。只是贾母和两个儿子的关系却是不太如意。
    贾母有二子一女,感觉上只有这个女儿才是她亲生的,透着的是十二分的关爱。看她对黛玉百依百顺的态度,纵容着宝玉黛玉的来往,完全是为了那个早去的女儿。可是贾母和两个儿子,却不见什么亲密的关系以。
   大儿子让她分出去另住了,身边留着小儿子贾政,她和贾政也多是礼貌上的来往。在重大节日上这两个儿子才出场,也就是敷衍的敬酒,贾母让散也就出去自便了。贾母对他们浊不在心的,她的心中是宝黛二人。她和贾赦的明面上的冲突是因为贾赦要娶鸳鸯,贾赦也太小看了她妈了,居然算计到母亲头上,那么大的人了,打什么理由不好,偏是要娶老太太身边的第一丫环做偏房,明显是要了解贾母的底细,这贾母当然不干,看贾母对王夫人说的话:明着孝顺,暗里算计,有好东西也要,有好人也要,一个算计二字,可见贾母对二子的评价是何等的一针见血。等见了邢夫人,贾母说的好,留着鸳鸯全当是尽孝了,要买人我给钱。这回的多漂亮,贾赦是聪明人,还能说什么,说他不孝顺,就要人!他当然不敢。在那个时代一个孝字就是天大了。这顶帽子压下来,贾赦是无法了。他虽是败了阵,可是并不甘心,后来中秋节宴上,讲什么天下父母皆是偏心的。矛头直指贾母,以至于让贾母当场表态,这才喝了酒了事。他是一定要把这场矛盾公开化。
    贾母和贾政的矛盾,是源于宝玉挨打。贾政因为宝玉得罪了忠顺王,而大惊大怒,加上贾环的恶状,自然是痛下狠心,要痛打了,若不是清客们有眼色往里边送信,真不知道贾宝玉还有命没命。王夫人来了说请看老太太的面子时,贾政还不以为然,他也许想着真打死了,老太太也没办法。老太太一来,他还说是教训儿子,意思是我管儿子你管不着。老太太不跟他论理,只说贾政烦了她们娘们,要回家去,这下子贾政怕了。老太太走了,他凭什么住在这荣国府,还不得让他哥扫地出门,他是因了老太太才住在荣国府的,世袭的可不是他呀。贾政害了怕。忙跪下。一个忙字可见其惊慌。他是聪明的,他是因了贾母的偏爱才能在贾赦之上,论官职他比人家低,论家中他是次子。如果贾赦要是做了他的主,他的日子可就惨的,他也不想,何曾不是沾了宝玉的光,才有贾母的偏爱。贾母在二子之间必选其一。贾政在贾母面前认错,宝玉的挨打才算结束了。其实这事也不能怪贾政,宝玉的两大恶行,放在现在,一个读书的孩子不读书,给家里得罪人,谁也不会高兴的。贾政本来胆了,只想保住官职,可这个儿子尽给他惹事,想让他作的事,他不作,不让他作的事,他都作了。没打两下,惹得母亲大怒,这个母亲可是个能决定他在府中地位的。而且看贾母和各位王府的关系非凡一般。所以从某个程度上贾母也是贾家的靠山之一。
   这两个儿子对于贾母是怕多于爱,贾母对他们是礼多于情。
珍爱红楼----凤姐
  贾母宠宝黛是有着血缘因素,而宠凤姐则是有着知音的成份了!
  黛玉入贾府是凤姐的第一次出场,在那样一个人人静默的环境里,凤姐一出场就是先声夺人的气派,人未至声先到,这份任性怕也是老太太惯出来的,老太太见了凤姐就会笑了。就是鸳鸯事件,让贾母气得连王夫人也怪上了,可是凤姐那句:我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到寻上了我。老太太把人调理的水葱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要是孙子早要了。这一句话就让老太太转怒为喜了,这不是又夸了老太太又给人台阶下了,这份伶俐自是老太太的所爱,在老太太这个年纪自是爱着热闹爱着别人的奉承。凤姐懂老太太的心事,难怪老太太喜欢呢。
  可是凤姐在贾府的地位也全是老太太给的,老太太是欣赏凤姐的气势和能干的。凤姐并非王夫人眼中的大家闺秀,也不是邢夫人要的好儿媳,可她却是老太太最爱的管家人最重视的孙媳妇。老太太给凤姐过生日,自己出银子,又让尤氏出面操办,好让凤姐省心乐一天,这等荣耀这份体贴可真是细微了。结果贾琏偷情,让凤姐碰上了,凤姐大闹了一场,逼着贾琏执剑追到了老太太那里,这也是凤姐故意闹到如此地步,她就是要让贾琏栽一次跟斗,她对贾琏是有些无可奈何的,当时的环境允许贾琏胡闹,可是凤姐不允许,借着这次是贾琏的错,凤姐安心大闹一次,好出出贾琏的洋相,让贾母管管,所以凤姐才哭到了贾母那里,贾母果然明白,训走了贾琏,第二天让贾琏当着众人的面给凤姐赔礼,这在当时可是极少见的,也就是贾母能给凤姐这样的面子,若是邢夫人和王夫人是没这见识也没这水平的,贾琏为了讨老太太高兴,只好赔了礼,这一次老太太是长了凤姐的威风,贾琏在凤姐面前就威风不起来了。凤姐把小事弄大,给自己争了面子,凤姐要贤良的名誉,不能直接针对贾琏,但是可以借力用力呀,这次贾母和凤姐配合的很好,让凤姐大大的出了口气。凤姐是聪明的,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也知道用贾母这棵大树来让自己纳凉。
  凤姐对尤二姐是必置于死地而后快,她先用苦肉计表现出一副贤良的样子把尤二姐骗入了贾府,然后又将二姐身边的人换走,派自己的心腹过去为难尤二姐。表现上对二姐关怀倍至,让合府上下包括贾琏都放了心,不在理会尤二姐,这时又调唆张华去告贾琏,闹得尤二姐在府里没有名声,自然更是让人瞧不起。这时候秋桐的出现让凤姐找到了一个可以明着对付尤二姐的人,果然秋桐经了凤姐几句话就跑去大骂尤二姐,最后凤姐又买通了大夫害了尤二姐的孩子,最后让对人和不抱希望的尤二姐自杀了。这出戏凤姐演得太逼真,所以让老太太、太太都信了她的贤惠,反倒觉得尤二姐太小心眼,但是也引起了贾琏的怀疑。这一次凤且是做得太过分了,必竟还搭上了贾琏的儿子,这下是伤害了贾琏。
  凤姐对黛玉和湘云等人是真心的情谊,这此人身上有着凤姐从前的影子,那样的美丽天真,那份快乐都是凤姐儿时的笑声。黛玉的机敏,湘云的爽朗,都有着凤姐的影子。就是探春的机敏也是凤姐的最爱。凤姐为她们花钱办事是尽心尽力,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是一个大姐对小妹妹的爱护,这是她最真最纯的一面。这一面里是凤姐最美丽的一面,她和姐妹们在一起做诗吃饭的时候,也是她最快乐的一面,这大约也是凤姐从前的日子,可以无忧无虑的快乐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段时光是她最快乐的时光,不用担心着争斗,不用担心着算计,所以姐妹们的相约她是每次必来,没人看的出她对往日时光的想念。她也不是天生就是害尤二姐的那个二奶奶,贾琏也的确对她不起,不说当日青梅竹马,总还是凤姐和他还有个女儿,怎么能说凤姐快死了,好让尤二姐扶正这种话,终是无情无义。凤姐是无奈贾琏,才把恨放在了尤二姐身上。
   看凤姐在王夫人面前出言谨慎的样子,就知道她的日子也是不容易的, 王夫人虽说让凤姐管家,不过是借着凤姐的手去打击她不方便出面对付的人和做的事,真有了事她是不会替凤姐承担的,邢夫人是个糊涂的人,根本不会欣赏别人。只有贾母才懂凤姐一二,可是也不方便总为凤姐出头,还是平儿那句话:她也谨慎着呢!
                            珍爱红楼----怡红院里的一弯新月
   麝月的年纪和晴雯差不多大,她没有晴雯和袭人的背景,那二位是老太太房里的人,但除了那两位怡红院里也就数着麝月了。她是袭人的心腹,起码大家是如此看的。
   节中袭人病了,宝玉回到房中,看见麝月一人在屋里,问她为何不出去玩,麝月说:那一位又病了,老妈妈和小丫头们伏侍了一天,也该让她们歇会儿,这屋里总要有个看房子的人。宝玉听了心中暗道:公然又一个袭人。王夫人抄捡怡红院的时候,没有动麝月和秋纹,是因为她们俩是袭人调教出来的。麝月和晴雯的关系也很好(虽然有一段时间袭晴之间并不和睦),晴雯的脾气坏,是合府皆知的事,连平儿说话也背着她,怕她闹了出来大家面上不好看,晴雯爱和人吵架,可是逢吵必输,总是麝月出来替她收了场,才算维持个规矩。
   宝玉过生日,大家为宝玉忙着,前面是大吃大喝,只苦了那些小丫环,还是麝月心细,让她们先吃了点心。袭人回家那段日子,晴雯又病了,麝月不仅要忙着管怡红院,还要照顾晴雯,一会儿为她请大夫,一会儿看她吃药,对晴雯整个怡红院她是最尽心的了。晴雯和怡红院里的袭人、碧痕、小红等人都吵过架,唯独和麝月没有,晴雯是眼里不揉沙子,看来是人家麝月没有短处让她碰上,要不然晴雯早喊了出来。连小红给凤姐送个东西,她还说人家攀高枝,本来就是,在怡红院里不许人家做宝玉眼前的事,还不让人家去做二奶奶跟前的事吗!
   麝月是袭人的助手,别人嘲笑袭人的时候,她从不多事,她能理解袭人的谨慎,知道袭人也是小心翼翼的过日子,麝月只是在袭人忙不过来的时候主动帮一把,对于晴雯的脾气,麝月也是小心的避让着,麝月口才好,说话条理清楚,不像晴雯把有理也说成了没理。在处理怡红院的事务上,她是很明白什么时候用什么人,春燕的娘在怡红院吵闹,谁的话也不听,众人无法,还是麝月让人去请平姑娘,这才算吓住了这个老婆子。连袭人也知道,吵架的时候让麝月去,一会儿就会得胜而回。
   麝月是那种安静清醒的人,她从不像袭人和晴雯那样把心都用在宝玉身上,若不是那两位想做姨娘,也不会势同水火,麝月更明白一切顺其自然,连秋纹和碧痕也是围着这个目标,只有麝月对宝玉是淡淡的,可最后留到最后的是麝月。她是那种可心放心把事情托付给她的人,所以坠儿的事平儿来打她商量。也许正因为淡才会长久,不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她更像是一弯新月安静柔和,虽不引人注目却给人温暖!

       珍爱红楼----知己情深
   宝玉和黛玉应该不算是悲剧,在感情上最怕的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方,他们是互为知己,既知自己也知对方,宝玉的那句:总是因为不放心才弄了一身的病,是呀,黛玉若放心何必深夜不眠,何必茶饭不思,她用情太深,忘了爱惜自己,自是情深不寿。
   初相见的这个妹妹我认识,到后来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黛玉是始终是宝玉最重的相识,所以黛玉送的东西才戴在衣服里面,怕让人抢了去。所以一句黛玉回家,才会让宝玉人事不知,只余下痴狂,这场病让荣国府上下皆惊,惊的是这份为世所不容的深情。让宝玉弄得心智大乱。贾母和王夫人还算镇定只说是兄妹情深,可是迎春出嫁,元春进宫,怎不见宝玉情深至此。明明是深情已种,所有的人还在那里说糊话,黛玉自是心知, 也只装着不知。为了一句好姻缘,宝玉当场摔玉,他不要金玉之说,他要他自己的好妹妹,贾母带走了宝玉,可是那场大哭大闹,却是谁也忘不了的真诚。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那样的家庭里,所有的话不能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了主,黛玉明知如此,才会担心好梦成空,她是世界中只有一个宝玉,若是没了宝玉,她的世界也成了空。所以宝玉没了黛玉,才会出家,红尘已成空,他只好出家去了,他对她也是一样的唯一。
   黛玉葬花时,是自己痴了,没想到旁边还有一个一样的痴了,那是宝玉。整个大观园,只有他们才会为花而伤心,一花一物,都有他们一样的梦。
   那个雨夜给宝玉灯,那个笑说让宝玉去找妙玉要红梅的黛玉,也是一样的温柔体贴,她对宝玉并不只是会哭会闹, 自也有一份不易让人懂的柔情。那个凡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必要先给黛玉送过去的宝玉,那个黛玉一哭就心乱的宝玉,他的心事中最重的还是黛玉、
   那个一桌吃一起玩,那个一起解九连环的宝黛,曾拥有怎样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个任黛玉奚落还只管笑的宝玉,那个哄着好妹妹的宝玉,何曾不是黛玉的至爱。
   那份情已在心中在梦中,只是红尘中没有,这份知己深情,会让岁月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