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去川西(之三)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 |
说走就走去川西(之三)
10月1日,自驾第二天: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约420公里。
清晨5点多,儿子和孙女起了床。7:36,群里看到他们在鱼子西山顶(新都桥境内)看日出的照片。这个海拔4100米山顶,有个360度观景平台,因看日出而闻名。照片上看到,山顶小车云集,年轻人真是会玩啊。
(众多观日出小车)
(孙女观日出照片)
我俩起床后,便在下榻的力丘河边散步,在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河水边,欣喜地留下了此行的第一张合照。
(我和妻子)
10:50,车子行驶在雅江县境内,两位警察递来了一张《雅江交警温馨提示》,上面写着:
“亲爱的驾乘朋友,欢迎来到悬崖江城、松茸之乡--雅江。我县国道318线长达161公里,道路临江临崖,弯多坡陡,全程路段60KM/H,在此,雅江公安交警温馨提示您:请勿超速、超载、疲劳、穿插行驶,谨记弯道不超车、不越线行驶,弯道注意避让大车,如有……”
随后,有三个转弯的地方,搁放着因车祸而报废的小车,其中一处由两车面目全非的小车叠加,不免让人有点紧张。
12时许,车子翻越雅江境内剪子弯山,在海拔3990米的天路十八弯观景台,能俯瞰蜿蜒起伏的318国道,真有点有天外天之感。
(天路十八弯照片)
(我在天路十八弯)
沿途有无数免费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打卡者甚众,还惊现咖啡车。我想三年疫情过后,经济复苏的春天也来到藏区高原。
(我与咖啡车合影)
12:54,在海拔4288米的康巴汉子观景台眺望风景,抑或被眼前的风景与身边血缘亲情所陶醉,我手拉孙女,摄下祖孙仨照;呼唤儿子,拍了三十多年还没有拍过的父子照。
(爷爷奶奶和孙女)
(我和儿子)
14:00,雅江境内叫东来一村的地方,因前面有个加油站,车子被堵得一塌糊涂。眼观两侧群山,草原上的牦牛,路两旁的民宿,和藏民微笑地过来招揽生意,使人看到一幅藏民幸福生活的画圈。
走出雅江,便进入一个被318国道贯穿的城市。它海拔4000米,素有“世界第一高城”之称,是进藏的必经之地。
15:55,我们来到理塘县城城北海拔4612米的山坡上,这座于1580年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创建长青春科尔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
脱鞋去帽,入乡俗随,到寺庙大殿祈福。面对规模宏大壮观的寺庙,再一路走来随处可见挂在山顶山坡、溪畔河边、屋后路旁以及寺庙等各处的五彩经幡,用或大或小的石头所垒成的玛尼堆,置放在屋檐下的转经筒,高高耸立的白塔,无不折射出藏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真切地表达出藏民坚定的宗教信仰。
(难得到此)
(儿子偷拍)
从理塘县城出来,车子转到国道227,驶向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17:00,放眼眺望,一侧群山上均是由岩体崩塌所形成的流石滩,山涧因不规则的乱石堆也成为一景。妻子不禁感慨地说:“真是看天、看云、看山、看草坪、看牦牛、看石头。”
18:00,途经海拔4612米的稻城亚丁地质公园,下车时天色还亮,当迎着寒风到达湖边时,天空立马晦暗起来,还有点站立不稳的感觉,于是,拍照后迅速出发。
(我打卡留下照片)
诚然,一路来,儿子像一位导游,他从藏区奴隶制的黑暗,讲到红军的长征伟大;从甘孜州的自然景观,又说到人文景观。
原来,儿子在车上还放着《中国国家地理》(甘孜州特刊)和《中国国家地理》(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典藏版)两书厚厚的本。早有打算要此行的儿子,半年前就买来书,难怪他览闻辩见,不时地给孙女充电。
(与人同行的地理书)
太阳西斜时,突然,一位交警打着双跳灯开道,他时而40码,时而60码,一些想超车的急性子,最后没有一辆敢突破。
晚上近21:00,终于到海拔2800米的一家豪华酒店。扳指一算,儿子开了15小时车。
期间,我曾想替儿子开一程,既搭把手,又在318不留下遗憾,但妻子说,我开自己的车娴熟,别人的车不行的。当然,是儿子没有要求我。
21:51,儿子发了一个去亚丁的抖音,叫我们预习一下,明天量力而行。
此刻,女婿也在微信上吩咐:“确实值得去,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但是要量力而行。”
儿子接着说:“爸妈去买氧气袋了,他们对高原适应还行。”
是的,晚餐结束时,见几个年轻人在买氧气袋,想想他们也配置“护身符”,我便立即手机支付240元钱,拿了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