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是真实存在的动物

(2006-12-05 11:20:13)

龙是真实存在的动物

一谈到“龙”,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故宫九龙壁上的龙,龙王庙里的龙,传说中行云布雨的龙。这里所说的龙不是指这种被神话、艺术化了的龙,而是指龙的生物学本体,暂且称之为“生物龙”。这里有一个误区人们往往把龙和行云布雨的龙王爷混为一谈。龙王爷当然属于迷信,于是人们以为自然龙也属于封建迷信,认为龙也是没有的。

在现实世界里,究竟有没有生物学上的“龙”?经过多年研究,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有大量不可置疑的近现代目击报告。

1934年夏天,营口连降暴雨,辽河水暴涨。在距离辽河入海口不远处的岸边苇塘中,

人们看到一个大型动物骨骸,长着两只犄角,没有明显胸肋,显然不是哺乳动物。而现存已知的长犄角的大型动物均为哺乳动物。当时很多人都看过此龙骨展,多名目击者仍在。1934814日的《盛京时报》以蛟类涸毙为题做了报导,并配发龙骨展照片(可查阅北京图书馆微缩阅览室该日报纸)。如果此照片是真的,骨骸包括犄角都是真的,那就是说:至少到1934年夏,在营口附近,还生活着一种亲水的长犄角的大型四足动物,而且是未知的非哺乳类动物。

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近科学》和1频道《发现之旅》节目曾先后对此做过报道。(详情可上网搜索“营口龙骨”)

19448月大庆市肇源县松花江边出现一条黑龙,体形似大蜥蜴,长角,四爪,满身鱼鳞,很多人搭苇棚泼水救助。详情见1989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外文摘》

第三卷第四期《人间奇事》专栏,目击者为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殿元。

类似报导还有很多。

2在我国古籍上,见到龙的记载太多了,几乎历代史书,包括正史、地方志中都可找到。仅摘录几则:

正史《后汉书·孝章帝纪》:“是年有八黄龙见于泉陵”。“是年”指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泉陵在今湖南零陵县。同时代的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论衡.验符篇》也谈及此事,且更为详尽。

《三国志》记载,黄初三年,黄龙出现在邺都西漳水边……

《徐州志》卷三六: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丰黄河在县南邵家口,有一物逆水而上。昂首数尺,约长六七丈。面黑须白,额止一角,鼻嘴类牛而大。有时吐舌,舌纯红,长尺余。双目炯炯射人,身尾或隐或浮。舟皆避匿,两岸观者如堵。自华山至许家楼而没。

还有,南宋才子姜夔的一首诗对龙的描述很具体传神。姜夔最出名的是词,但他也写过

一组五言《昔游诗》追述自己早年在湘、鄂间的游历生涯,其中有一首

白湖辛巳岁,忽堕死蜿蜒。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鳍鬣,两角上捎天。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沉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斋为禳祓,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白湖”,就是太白湖,在湖北汉川县附近。“辛巳岁”是指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而姜夔也是那个时代的人。

 光绪《永州府志》卷七二:道光十九年夏,有龙降于乐亭浪窝海口,寂然不动。蝇蚋遍体,龙张鳞受之,久而敛以毙焉。因覆以苇棚,水浇之。如是者三日夜。忽风雨晦冥,雷电交作,龙遂升天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