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肥胖不当事儿(下)

标签:
教育图片为了孩子育儿杂谈 |
治疗肥胖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家长要帮助他们养成科学、正确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增加并保持身心健康,去除成年疾病危险因素。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治疗肥胖急不得,对于2~7岁的孩子而言,他们不适合进行以减轻体重为目标的通常意义上的所谓“减肥”或“减重”治疗,因此不可使用禁食、饥饿、半饥饿或变相的饥饿疗法。此时的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盲目“减肥”,不仅会损害身体正常组织,也会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对肥胖孩子的治疗原则应当是控制体重,而不是“减肥”。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而体重没有相应增加,这就已经达到肥胖的治疗效果。
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应当保证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同时对于可能导致肥胖的饮食,则应严格控制。因此,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谱最为适宜。从原理上来看,低脂饮食可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脂肪储备,但同时也会使蛋白质分解,所以要供应优质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后会强烈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脂肪合成,因此必须适量限制。
食物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体产生饱腹感,所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吃体积大而热能低的蔬果类食品。蔬果中的纤维可减少糖类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萝卜、胡萝卜、青菜、黄瓜、番茄、莴苣、苹果、柑橘、竹笋等都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
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减肥也起着重要作用,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晚餐过饱,同时养成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等好习惯。还要让孩子少吃高糖类饮料点心,少吃快餐,减少不必要的营养品摄入。
科学运动,贵在坚持
科学的体育活动是控制肥胖和增强体质必不可少的措施。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肌肉发育。
肥胖的孩子常常因为动作笨拙,活动后容易感到疲劳而不愿锻炼,这更助长了肥胖。因此,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锻炼,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有效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跑、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体育活动不在形式,贵在坚持,要达到一定运动量。为了增加孩子锻炼和运动的毅力,家长可以陪着一起锻炼,这样孩子会比较乐于参与。
健康生活,良好心态
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也可引起肥胖。如有必要,家长还要带孩子去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平时注意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文/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何启志
以上内容选自《为了孩子》杂志
前一篇:别把肥胖不当事儿(上)
后一篇:金银满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