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儿童安全】抗生素,别随便乱用

(2016-12-05 10:06:46)
标签:

关注儿童安全

为了孩子

分类: 精彩推荐
【关注儿童安全】抗生素,别随便乱用

当宝宝被确诊为细菌性感冒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抗生素,然而抗生素可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首先,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如果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肾脏、肝脏、造血系统、胃肠和局部注射处发生毒性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能引起耳蜗前庭器官损害,导致平衡失调,听觉减退或丧失;服用氯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服用磷胺类抗生素能引起皮炎、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特别是对于宝宝而言,由于他们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因此抗生素更容易对宝宝的身体器官造成伤害。
此外,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因此,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宝宝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那么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预防6个月以下月龄的宝宝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
●血象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经常患扁桃体炎的患儿;
●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的患儿。

TIPS:细菌性感染的确诊指标:
细菌性感染:血WBC<5×109/升或>(15~17.1)×109/升,敏感度为20%~76%,特异度为58%~100%。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甄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临界阈值分别为9.6×109/升~10.6×109/升,敏感度为50%~71%,特异度为76%~83%。
严重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CRP)≥8毫克/升,降钙素原(PCT)≥2纳克/毫升,特异性≥90%,敏感性40~50%;排除严重细菌感染:CRP<2毫克/升,PCT<0.5纳克/毫升,特异性70% ,敏感性>80%。

认识抗病毒药物
病毒性感冒,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病毒药物,有些只抑制DNA型病毒,如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环胞苷、三氟尿苷等、开瑞欣等;有些则对RNA型病毒也有作用,如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此外,金刚胺、干扰素及其诱导剂也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双嘧达莫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小儿疱疹性咽喉炎也有治疗作用。以上所有的抗病毒药物,均需要遵医嘱使用。
不少传统药材如穿心莲、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地丁、黄芩等也常用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但疗效不能肯定,一定要在中医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以为是中药就没有毒副作用。

感冒宝宝的安全服药准则
●医生指导下用药,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保证良好的休息睡眠,多饮水、吃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少活动,注意戴口罩。
●发烧时应遵医嘱服用退烧药,体温低于38.5℃,可以不用服用退烧药。宝宝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者,勿用退热药。
●只有细菌性感染者才可能需要应用抗生素。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抗病毒药物并无特殊疗效),处理方案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类似,主要为照顾和护理,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
●避免使用皮质激素。退热时不能滥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虽有暂时的退热作用,但不可将其当成退热药,应在医生严密监测下应用,滥用的结果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导致感染扩散蔓延,使病情加重。

文/何启志
以上内容选编自《为了孩子》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