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监控(二)
(2013-06-26 08:54:57)
标签:
高考监控围堵老师文化小说连载 |
二
咝咝咝,监控器镜头转动的声音,就像蚕吐丝的声音,在安静的考场里悠然回荡。
高考第四场,考英语,已经开考将近一个半小时,考场里依然很安静,除了考生偶尔翻动试卷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再就是这监控器镜头转动的声音。感觉很无聊的秦玉明抬头盯着那监控器的镜头,那圆鼓鼓的监控器镜头,反射着贼亮的光芒,来回转动,怎么看都像一个圆鼓鼓的大眼睛。心里就嘀咕了一句,这家伙,还真就比老师的眼睛威力大。
不知怎么,就想起同组张景奇老师老师说的一个笑话,说是过去小学生写作文写老师的眼睛,都爱写,老师,您的眼睛就像那探照灯,照到我们心里,我们的心里就亮晶晶。一个小学生也写老师的眼睛像探照灯,写到亮晶晶三个字时,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或者是恶搞,写成了战兢兢。这一下,褒变成了贬,歌德派变成了缺德派,拍老师的马屁变成了打老师的脸。语文老师在他这一句话旁边写了一句批语,老师是近视眼,没光,照不到你心里,你不用战兢兢。
想到此,呵呵呵,心里就笑了几声。又怕被别人听见,有些心虚的四处瞅了一下。摇摇头,脸上似乎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你别说,这监控器还真比老师的眼睛管用。一是高高的悬在屋顶上,立足点高,看得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老师最高也就是站在井台上,要论高度,就比监控器得低一米多呢。二是不知疲倦,只要转动起来,不停电源,它就会不知疲倦,恪尽职守,一直转动。老师就不行了,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何况人乎?老师是人,是人就免不了疲劳,免不了走神,走了神,有人作弊,就可能忽略过去,甚至视若不见。三是监控录像可以保存,保存下来的情景可以留作铁证,有人作弊,只要录下像来,即使是苏秦再世,有三寸不烂之舌,又其奈若何?即使是诸葛亮重生,有舌战群儒之力,又其奈若何?老师就不行了,当事情经过去了,你说曾经发生过,亲眼目睹过,说了不算,拿证据来,你非傻眼不可,即使你气得七窍生烟,六佛出世,把胸脯拍得山响,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监控器就是好!
其实,本来,秦玉明对这监控器没什么好感。
学校在教室里开始安这东东的时候,有一次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总结期中考试的情况,校长就批评了有些教师在在考场上自顾自看书,有的还吸烟或者接打手机。学生作弊,在监控上看得清清楚楚,老师走过去,竟然没发现。有些老师听了校长的话,就很反感,会场上就窃窃低语议论纷纷。
第二天,在办公室里,关于监控器的问题,就成了热门话题。同组的张老师是个老教师,他本就是大嗓门,无顾忌,爱说话。也许因为“寡人有疾”——非“好色”,只是瘾君子而已,爱抽两口,过去就有上课吸烟的毛病。曾经因为这被领导批评过,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吸了,是不是私下里还犯这老毛病,就不得而知了。今天,就理所当然打了头炮。哈哈,咱和学生都成了被监控的小偷,学校领导倒成了居高临下俯视苍穹的探照灯了,想照到哪里就照到哪里,想偷窥谁就偷窥谁。咱那里还有什么隐私?这不是严重的侵犯个人隐私权吗?其他老师也都纷纷议论,看法几乎是一边倒。秦玉明在心里也赞同张老师的话,想,这样,领导倒省事了,省了到处跑的力气,坐在监视屏前,想监督谁就监督谁。领导肯定喜欢这东东。好在自己本本分分的,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没让领导抓住把柄。心里又有些庆幸。不过,因为自己是个年轻教师,不便多说话,只是嗯嗯啊啊的附和别人。
那之后,平常上课,一看见监控镜头起来会转动,本来轻松自如的心境,有时候就凭空增添几分紧张,自然就对自己的教课情绪和教学艺术的发挥有些负面影响。虽然是微乎其微,但总让人心里不舒服。记得老师在办公室议论这一话题的时候,酷爱心理学的王老师曾经上升到理论高度,说,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别人监视的时候,心理上的自由便会受到威胁,便会产生压抑感,焦虑情绪也会上升。秦玉明便有“于我心戚戚焉” 的认同感。
今天这监控器转动的声音,秦玉明听着倒有些舒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人的角色变了,今天自己的角色跟着监控器很相近,主要就是监视学生。想起自己和监控器这机器竟然会归为一类,又觉得有些好笑。在心里又呵呵呵的笑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