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胸有丘壑  气象万千

(2012-08-27 06:57:52)
标签:

文化

书法

评论

王岳汉

杂谈

分类: 杂评

感谢雨云博乐将此帖推荐至新浪草根博客原创基地首页

胸有丘壑  气象万千

——浅谈王岳汉老师书法创作的提升和飞跃

近期读一篇访问记,其中,冯其庸老先生评价王岳汉老师的字时,说“章法很大气不俗,包括线条抒情性都很强,你写字很投入,动情,展示出了你胸中的世界,峰峦聚散,波涛狂奔,云霞明灭,人间万象,内涵丰富蕴藉。”细细琢磨,再读一些王岳汉老师近期的书法作品,倍觉冯老先生确实是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王老师近期书法创作的特点。

我既是王老师的学生,又有幸做过他的同事,亲眼目睹了他为繁忙的教学工作和繁重的家庭负担所累,业余写字的艰辛和执着,也目睹了他的一次次提升和飞跃。

他前期的作品,以行草为主,其他真隶篆诸体,亦有涉猎。其行草兼有二王和怀素之风韵,字结构变化自如,行笔飘动而又意气勾连,又有林散之之“拖动”的运动美感。但总使人感觉飘逸有余而凝重不足。

临近退休赋闲之时,他已经开始认真习练真隶篆各体,又习练碑文笔法,特别是重点研练魏碑笔法。当时感觉,其书法风格已有较大变化。记得很清楚,一个与他同龄的老教师就感言:“岳汉,你的字变啦!”我理解,所谓变,就是由圆润飘逸向刚劲凝重的变化,或者说,向两者兼而有之的变化。

我保存已有十几年的一幅手书马致远的天净沙,就是典型一例。如图一:

胸有丘壑 <wbr> <wbr>气象万千


 

(图一)

在这幅斗方里,笔锋的随意、流转与石刻文字的重、涩相结合,形成一种疾徐流挫相结合的新的节奏,给人以新的美感。例如“小”字,用笔,有石刻字之方正刚硬质朴之韵味。而“树”字则一字之内,先迟重缓徐,然后疾速流转,碑帖之风兼具。而且有些字的字结构造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例如“鸦”字,不但造型欹侧,整个字向右倾斜,而且左边的“牙”短,右边的“鸟”长,左右长短相差约一倍,但由于“鸦”字的起笔与“昏”的结笔勾连,鸟字的最下部又与“小”上下呼应,不但使字体灵活生动,而且巧妙留置了空白,形成一种韵律美。

十几年过去,王老师在书法王国里勤奋耕耘,愈发精进,一连串获得许多国际和省级书法大奖,我作为一个晚辈,由衷地替他高兴。只是因为我与书法的隔膜和人生的劳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隔岸相望。

最近,和王老师有过几次长谈,每提及书法,他便神采飞扬,意趣盎然。因而,所谈话题便比较深入。私下里,也浏览了一些王老师的近作,不禁拊掌称奇。原来,王老师的字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王老师的近期作品,颇有何绍基之风韵。一是既“熔铸古人”,又力求创新。无论点画用笔,还是字体结构,既能熔铸诸多传统笔法,又有自己的独到创新之处,其章法布局,更是乍看自然随意,细细捉摸却又合理精致。二是将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还能将书帖之婉转流畅与石刻文字之刀劈斧剁刚正挺拔相结合,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丰润既存,骨气森然,写出了清新气象,活泼情趣。三是用笔写字升华至用心写字,笔墨线条运动从心所欲,意先笔后,容与徘徊,自然流动,情趣自生。

我特从王永襄先生的博客里挑一幅王老师兴之所来,随意为之的作品举例说明。如图二《王永襄故乡诗之二》:

胸有丘壑 <wbr> <wbr>气象万千

(图二)

这是一幅草书为主,行草结合的作品。草书气韵流动,婉转流畅。例如一个“事”,用笔极简,一字之内笔断意连,神采飞扬。字体奇大,在整幅斗方的中间位置占据了四五个字的空间,枯淡的笔锋在偌大空间里飞旋飘转,鸾舞蛇惊,蝉翼轻掠,游走出飞扬生动的曲线轨迹。结合整幅斗方看,此处虚实相生,挥洒出悠闲散淡的韵味。“事”字前面诸字气韵连贯,奔雷坠石,而到此突然笔势轻捷,豁然开朗,让人读到此,轻舒一口气,精神也为之松弛。这就挥洒出了节奏感,运动出了韵律感。而篆隶字体却又巧妙穿插。如“出”字结构形如篆书,而“门”字和“国”字,则有隶书风韵,墨色浓厚,点画丰满,运笔缓重,有凿斵镌刻之感。二者结合,就将怀素,王铎的精神和石刻的韵味巧妙糅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在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构建。整幅作品,苍劲洒脱,酣畅淋漓,大气磅礴,我们似乎看到了王老师清隽高古而又散淡洒脱的精神世界。

王老师的作品经常参加展览。记得在一次展览上,一个人就问过我:“老弟,你看王老师的字儿咋样啊?过去,我还能读懂他的字,现在,我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呢?”他提出的问题,其实代表了许多人的疑问,而且基本上就是一般大众的文化消费层次上的疑问。他们纠结的,就是看不懂的问题。我就想起来“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一句话来。中国画里面有文人画之说,照我看来,王老师的书法作品也已经达到文人书法的境界。也就是说,从技法而言,已臻纯熟,更重要的是,在看似精练随意的笔墨流转之间,已经将自己的内在品格熔铸其间,将自己的情趣爱好追求融化其间。

其实,我所接触的王老师,真的就是一个做事认真,孜孜以求的人;就是一个为人随和,平易冲淡的人;就是一个既钟爱写字又酷爱读书的人。他所读的书,书法、文学、美学、历史、哲学等等,广泛涉猎,“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丘壑自然气象万千,这就使他的学识和修养逐日升华,使他的人格和气质日臻完善。他的身上,真的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气节和风骨。这种气节和风骨,融汇进他的书法作品,就有了质朴厚重而又萧森悠淡的韵味。这就是我对王老师的文人书法的基本判断。

王老师如今已是古稀之人,但还在书法世界里乐此不疲,深自砥砺,作为晚辈,惟愿王老师能书艺精进,山登绝顶,自为高峰!

(快乐一轻舟原创)
   附:王老师一部分书法作品

胸有丘壑 <wbr> <wbr>气象万千

胸有丘壑 <wbr> <wbr>气象万千

胸有丘壑 <wbr> <wbr>气象万千

胸有丘壑 <wbr> <wbr>气象万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