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一位普通网友对中国篮球现状的看法-3

(2019-07-20 16:17:46)

一位普通网友对中国篮球现状的看法-3

1.中国球员的力量和运球突破的能力并不突出,阵地进攻打挡拆并不能从对方捞到便宜,而内线策应外线多点进攻则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球员快速灵活的特点,把挡拆当成普适打法是以孤立和不变的思维处理问题,不是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看问题。中国篮球的问题首先不是技战术问题,而是对事物发展的认识问题,是世界观问题。

2.目前年轻教练不爱学习,不爱研究,谈不上用矛盾论和两点论去分析实践问题,只会跟风,只会模仿,我认为这是完全放弃了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3.今天早晨看中国男篮打美国夏季联赛,觉得中国男篮失去传统打法后走到今天已经弱不禁风,毫无战斗力了!

4.目前中国男篮的后卫和锋线队员无法和对方对抗,依旧坚持打挡拆,面对对方篮下的高大球员并没有突破能力,没有杀伤力,突破不成只能分球给两侧投三分球,要不就是强行突破,目前中国男篮就是这个打法〔注:“三板斧”

5.我觉得目前一些担任要职的教练都是挡拆的牺牲品,挡拆可以用,但绝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挡拆不成可以换换别的打法嘛!作为中国篮球的掌舵人似乎也是牺牲品,不去深刻思考和研究传统打法的历史,割裂历史,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想创造新的历史,注定是不能成功的,注定是牺牲品!

6.形而上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变的,认为欧美人打挡拆和中国队打挡拆都应该取得相同的效果,这就是形而上学!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内在矛盾的结果!〔注:“一点论”的结果!

7.我看了比赛,阵地进攻基本上把内线策应和外线多点进攻的打法完全给放弃了,主打挡拆,而且是严格执行,不适合也打,打不成也打!我瞧中国男篮当前已经病入膏肓了!这种僵死的思维与概念,导致中国男篮的打法就是一盘死棋!我作为局外人看得很清楚,中国蓝协这些领导对不起早期的篮球前辈,这难道不是基本事实吗!?现在中国篮球把自己的传统全给丢了,丢了能有新的东西也成,结果什么都没有!现在中国篮球都在图省事,都在把人家美国现成的拿过来用,这就是现状。

8.在陈文彬的著作里多次用矛盾论谈篮球技战术,当我再次读矛盾论时对传统打法的快攻、紧逼、内线策应、防守的多变等突然就理解了!

9.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是几代中国篮球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从中国篮球的实际出发而创造的适合中国篮球运动员特点的打法,中国篮球要再次腾飞,如果不以传统打法为基础,不拿起矛盾论和两点论的思想武器,不走群策群力的道路是不能崛起的!

10.中国篮球真和您说的一样,三板斧,挡拆、三分球、运球突破,都是飘在外面打,等到“世界杯”一遇到强队,人家一紧逼,一个当作也没了!

11.周琦不会中锋动作,喜欢在外线投三分球,整场比赛都这样,教练也不做要求,看来教练队员统一思想了,就是这么打,从外往里死打。放弃内线争夺,真是要走一点论路线了,片面到这种程度,怎么能胜任国家队的主教练。“孙子兵法”讲,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把国家队当成试验了,真是死棋了,无解没希望了。

12.中国球员和欧美、非、澳球员相比,力量和爆发力都存在差距,而在直线加速和灵活多变服从命令讲究团队上存在优势,中国篮球现在是放弃自己的强项而和人家的强项相对抗,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战略上的一种放弃,没抓主要矛盾,而死抓次要矛盾,不知道中国篮球的主要矛盾就是“快准灵”。

13.人家NBA打挡拆换防,小个打大个。那也是靠快速变速变向突破技术的优势来对付移动缓慢的对手,也体现了智慧,可中国篮球看不见这些智慧与谋略,就看见表面的挡拆,依葫芦画瓢。中国篮球如果没有智慧过人的掌舵人,不好弄啊!〔注:只学了表面的皮毛,没抓住技术的要点!

14.看了中国男篮对“太阳队”的比赛,两个队的打法路子一模一样,只是‘太阳队”打的比较流畅,命中率比较高。中国队也按挡拆的路子打,但是打挡拆的两个人给对方的威胁很小,外线很少有投三分球的机会,只要对方加大防守强度,中国队立码处于停滞状态,看来中国队打挡拆的路线不会改变,即便要改也很难了!尤其是内线基本就不会中锋动作,外线就会投三分球。

15.中国篮球传统打法的快速技术是建立在“腰动脚随”的运用上,是靠腰打球,现在则是靠脚打球。“腰动脚随”是快的内涵,现在很多人错误认为传统打法是怕对抗,怕身体接触,根本不理解靠腰打球的道理。靠腰打球的动作得有多快!根本没法防守,即便是NBA球员它也不好防!中国篮球现在破不了紧逼,埋怨身体对抗不行,其实根本就没有入篮球运动的门,没找准主要矛盾。靠腰打球,用腰腹力量带动脚步动作,这些高级动作已经被埋没了!崇洋媚外,不从实际出发,无视传统的智慧,无视前辈的成果,急功近利,无可救药!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