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2019-06-30 20:15:10)

3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最近中国女篮在2019FIBA3×3篮球世界杯比赛中获得冠军,可喜可贺!但观看比赛后感到中国女篮队员在个人技术上尚有提高的空间,例如中锋张芷婷的跨步勾手投篮在技术上还做的不到位,不那么正确规范,特别是勾手投篮时没做“跨步”动作,摆动腿也没抬高,不仅身体伸展的不够充分,而且未能通过跨步最大限度地摆脱对方,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特别是中国女篮在仨人配合上还没完全熟练地掌握3×3最基本的“三角配合”打法。“三角配合”不仅是3×3比赛中最基本的配合,是平时仨人“斗牛”最常用的配合,而且也是五人比赛中最基本的小配合。因此,要提高3×3的比赛水平,必须熟练掌握“三角配合”打法。换句话说,衡量一个队3×3的水平,就看它是否熟练掌握了“三角配合”。它是检验一个队3×3比赛水平的试金石。本文就这个问题介绍一下有关的个人技术和配合。

一.   攻中锋球技术

  打“三角配合”时攻中锋球技术与方法有如下几种: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1.        移动中侧手攻中锋球:

   外围队员和中锋最好在移动中完成攻中锋球,例如:图1中中锋向下移动、外围队员向上移动两个人互相错开,在错开瞬间完成攻中锋球,对方不容易抢断。外围队员向上运球时利用水平伸展的左手侧传球攻中锋球,这一技术有点难度,需要练习。

2.        移动中右手手臂水平伸展,利用手指手腕的力量传击地球攻中锋球。

3.        双手高举球传高吊球攻中锋球。

4.        运球移动中利用背后传球攻中锋球。

外围队员攻中锋球后需要特别注意下述原则: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在打配合时会出现“撞车”的现象!

 二:下面介绍“三角配合”打法:

1.        左侧“三角配合”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机会13号向下运球过程中〔中锋向上移动〕攻中锋球,然后做摆脱动作溜底线,接中锋策应球〔击地球〕完成进攻;机会23号溜底线没进攻机会,2号做摆脱动作后包抄到中锋身前接中锋策应球跳投〔或突破〕;机会33号、2号都没有接球机会,中锋个人进攻。

左侧的“三角进攻”也适用于右侧。

2左侧“三角进攻”2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该配合与上一配合不同的是中锋向下移动,3号向上运球。机会13号在运球过程中最好利用背后传球攻中锋球,然后做摆脱动作从三秒区腰上向篮下空切接中锋策应球跳投或突破;机会22号包抄到中锋身前接中锋策应球跳投或突破;机会332号都没有接球机会,中锋个人进攻。该配合同样适用于右侧。

3罚球线中锋策应交叉配合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中锋在罚球线居中策应,两个外围队员交叉向篮下空切的配合。例如:2号攻中锋球后按图所示路线向篮下空切,需要注意的是,2号空切时一定要“切的薄”,所谓“切的薄”是指2号必须从中锋身边切过,不给对方穿过的空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按照谁先攻中锋球谁先移动的原则,在2号空切一刹那,3号按图所示路线向篮下空切,这时2号和3号几乎同时在中锋身前交叉,中锋伺机可利用“手递手”的传球或击地球传球给23号,打的好可令防守队员防不胜防!另外,中锋可做向左、向右的传球假动作,突然改为个人进攻,利用前转身或后转身进攻。三个人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一配合,打的非常默契,能出现精彩纷呈的场面。如下图所示: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2号攻中锋球后向篮下空切,接中锋策应球同时,3号交叉配向篮下空切,2号向蓝框高抛球,3号跳起爆扣!

4中锋策应掩护配合

                           长人:3对3必须掌握的技术与配合 

  2号攻中锋球后给3号做行进间掩护,3号按图所示路线空切,接中锋策应球进攻,也可以传球给向篮下空切的2号,还可以向蓝框高抛球,2号跳投爆扣。

  总之,上述每个配合打起来都有三个进攻机会,变幻莫测,令防守队员防不胜防!要想提高3×3的水平,必须熟练掌握上述配合;判断一个队3×3的水平,就看它会不会打这些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