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和老教练聊球

(2018-11-08 12:22:09)

         长人:和老教练聊球

 

和老教练聊球

  本赛季CBAWCBA开赛以来,笔者和一位老教练通过微信经常聊球,下面是聊球的内容。

                     女篮篇

笔者:CBAWCBA开赛以来每场比赛您都看了吧?

老教练:看了,我是每场不落啊,天天看。

笔者:您都80多了精神头还挺足,WCBA开赛以来您对哪场球印象最深?

老教练:八一女篮对上海女篮那场球,给我很深的印象!

笔者:那场球我也看了,双方打的的确都不错。

老教练:是,八一女篮和上海女篮两个队比赛打的很激烈,两个队都是女教练挂帅,上海女篮那个女教练还是个外国人。

笔者:上海女篮那个女教练是塞尔维亚的,叫玛莲娜·马尔科维奇,2011年至2017年曾担任塞尔维亚女篮主教练,率队曾获得2015年欧锦赛女篮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篮第三名。

老教练:噢,看来是位不错的教练比赛一上来双方都打全场紧逼,比男队强。两位女帅在战术运用上我看比男篮教练大胆,都打全场紧逼刺刀见红,女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打起来比男队好看

笔者:我也有这样的印象,一上来就就打全场紧逼,这在男队比赛中好像还没有,男队比赛都是在最后一、两分钟才打全场紧逼,甚至在最后几秒才打全场紧逼,把全场紧逼当做“救命稻草”来用。

老教练:对!上海女篮那个女外教挺厉害的,全场紧逼打的质量还是挺高的。

笔者:上海女篮一上来就敢打全场紧逼,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敢于贯彻始终,让人看了有点新意!过去咱们打比赛时一上来就打全场紧逼是平常的,而现在非常少见!不到最后一分钟是不打全场紧逼啊!

老教练:是啊,全场紧逼是一种积极主动运用的防守战术,不能当“救命稻草”来用。你看,上海女篮那位女教练挺厉害的,前场打全场紧逼,落半场后立刻变二三联防,战术变化还是挺多的,她把咱们中国篮球这些东西都吸收走了,可咱们自己没了,一个外国女教练对中国的东西倒感兴趣,中国教练却认为是落后的。

笔者:不过我倒觉得上海女篮那个洋教练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没有意识到全场紧逼是什么中国传统打法,我觉得像全场紧逼后场联防等等这些混合防守本身就具有先进性,陈文彬不是早就说过吗,全场紧逼是中国篮球战胜外国强队有力的武器,咱们中国篮球早在五十年前就发现了全场紧逼这些防守的先进性,早就认识到全场紧逼的作用和全场紧逼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和价值。上海女篮那个女教练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了,认识到全场紧逼的先进性和价值,所以才敢于在场上大胆运用,发挥作用。谁认识到了这一点,掌握了这一点,在场上就占据主动。陈文彬的著作说明中国篮球在五十年前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现在CBA很多教练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把全场紧逼当做“救命稻草”来用。

老教练:你说的很正确,我是用讽刺的口吻来说的。上海队女教练要是知道这是中国的东西,没准她就不用了,不学了,她没准还认为中国没有先进的东西,她是从篮球规律上认识到全场紧逼、联防这些混合防守的价值、重要性和效果的,她是从篮球本质上去认识的,倒没有这些防守方法是那个国家的意识,咱们中国篮球也是从篮球规律和事务的本质上去认识全场紧逼和联防这些混合防守价值的。

笔者:前些日子看著名评论员金汕发的一个帖子,他说,有时看比赛作为一个球迷都看出来应该打全场紧逼了,可教练却不打,对此非常感到困惑不解!这也说明很多教练员并没有真正认识认到全场紧逼的价值。希望有更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能认识到全场紧逼、联防这些混合防守的价值,在赛场上积极主动地运用。

老教练:是啊,全场紧逼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三把利剑”之一啊,千万不能丢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