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赞许利民的“变招”

(2018-09-30 16:35:20)

         长人:赞许利民的“变招”

赞许利民“变招

评中加女篮比赛

     昨晚中国女篮对阵加拿大女篮,虽然开局时曾经领先,但加拿大女篮很快把比分反超,上半时中国女篮半场进攻打的似无章法,篮下防守多次出现漏洞,篮板球也控制的不好,上半时结束前中国女篮打的一直非常被动,最多时曾落后16分,很多人以为这场球中国女篮又输定了,但令人想不到是在下半时一开始中国女篮竟然出现大逆转的局面,最后以7671赢了加拿大女篮!与上半时相比中国女篮判若两队,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现象,好在中国女篮在下半时能扭转被动的局面。

   前文提到,中国女篮面对强队澳大利亚时不如打全场紧逼、后场采取联防的混合防守。昨天白天刚说完,没想到晚上这种情况就在中国女篮身上出现了!

   昨晚这场球中国女篮为什么能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反败为胜?其主要原因就是主教练许利民的“变招”!第三节开始后中国女篮叫暂停,暂停后中国女篮突然采取全场紧逼〔注:实际是“全场领防”,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全场紧逼。全场紧逼是有计划、有预谋地把对方持球队员逼入“死角”然后进行双人夹击,迫使对方传球失误创造抢断球机会打反击。〕、后场二三联防的混合防守战术,这一变,加拿大女篮立刻乱了套,半场进攻屡屡不进,绝大多数篮板球被中国女篮所控制,时而打出快速反击,时而半场进攻得分,士气大振,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反观加拿大女篮,进攻打的越来越乱,场外教练似也无招,来回问坐在旁边的助理教练。第四节开始后中国女篮继续守联防,越打越好,从落后16分到最终领先6分战胜了加拿大女篮!看来加拿大女篮面对中国女篮的全场紧逼、后场联防这一混合防守也无招可对,暴露了战术素养低下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场球赢就赢在第三节开始主教练许利民的“变招”上!这一点是“世界杯”开赛以来中国女篮防守战术运用最好的一个战例。如果没有第三节的“变招”,中国女篮很可能又会输球!从第三节的“变招”来看,再次说明“善变者强”的道理,再次说明前中国男篮主教练陈文彬说的“任何防守战术都不能一竿子插到底”、“防守要多变善变”的重要性。

  但是,美中不足的、让人觉得有点遗憾和不解的是,第三节叫停后中国女篮只采取了一、两个回合领防式的全场紧逼,当时场上势头那么好,中国女篮为什么不继续采取领防式全场紧逼?不知道这是主教练许利民布置的呢,还是场上队员没很好地执行教练的布置。如果是主教练许利民布置的,不知道许利民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只采用一、两个回合的领防式全场紧逼?为什么不继续紧逼来扩大战果而就鸣锣收兵了呢?这一点让笔者百思不解!话说回来,即便中国女篮只采取一、两个回合领防式全场紧逼,就让加拿大女篮乱了套,如果继续紧逼的话很可能在第三节就把加拿大女篮打哗啦了!比分会迅速上升,士气会大幅度提高!遗憾的是中国女篮没有继续采取领防式全场紧逼,这一点是美中不足的地方,让人遗憾和不解的地方。全场紧逼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三把利剑”中的第一把“利剑”,是一种积极主动运用的防守战术,是战胜外国强队的有力“武器”,看来中国女篮对全场紧逼防守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

  一位资深老教练针对昨晚和此前的比赛指出:「昨晚我只看了上半时,我一看完了,这球大概又输了!我一生气睡觉去了,今天早晨一看,哎,又赢回来了,我一看输了16分又赢回来还领先6分,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战术方面的变化是不可能的,我估计只能用全场紧逼,回去半场守联防,这两手结合运用才能挽回落后被动的局面,果不其然,这又中了我们此前的预计!哎,我真替这些教练员着急啊!关键是他们脑子里这些战术变化的东西不多,不深刻。另外,教练临场指挥急躁,急什么啊?真替他们着急!教练在场下批评队员,批评人家干什么啊,问题在教练身上。”

  针对全场紧逼老教练又指出:「举个例子,让五个穆铁柱和五个小个子在足球场比赛篮球去,在大面积场地中你说五个大个子能跑过小个子吗!?对澳大利亚这些块头大个子高力量大的“重型”球员,中国女篮在小范围内你撞的过她们吗?!你得采取灵活的打法,这些例子举的很多了,他们不理解,头脑中缺乏战略思想。纵观世界杯女篮比赛,中国女篮显得浮躁〔注:很多老教练对此有着共同的看法,认为切中中国女篮的要害!〕,千万千万不能浮躁,要踏下心来通过这次世界杯比赛好好学习一些东西,好好研究研究一些东西,从实战中好好总结一些东西。中国女篮现在没有几套过硬的东西,扎扎实实的东西,这是中国女篮存在的主要问题,回来后应该好好练几套东西,掌握几套“杀手锏”的东西,对中国女篮教练和球员来说,路还很长,该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切不可骄傲自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