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策应魔术师西蒙
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曾邀请苏联国家青年队、保加利亚、捷克斯落伐克、匈亚利等队来华访问比赛,西蒙是匈亚利队的中锋,身高
1.93米,显得稍胖,冷眼一看好象不像篮球运动员,西蒙长的很漂亮,黑头发,蓝眼睛,十分精神,帅哥一个,西蒙是匈亚利队的核心人物〔注:当时中锋都是进攻的核心〕,他最擅长的是中锋策应,战术意识极强,那时进攻没有30秒限制,比分一旦领先,西蒙就站在罚球线居中策应吸引防守队员,西蒙具有魔术般的中锋策应传球技术,通过他的策应球,外围穿插跑动能打出十分漂亮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切配合,在建国十周年前中国男篮曾访问过匈亚利,西蒙的中锋策应让中国队一筹莫展。
在北京体育馆中国男篮和匈亚利队比赛时观众座无虚席,比赛前双方做准备活动,中国队按惯例分左右两队跑篮,而匈亚利队则不同,西蒙站在罚球线,其他人分两队站在后卫位置,这种跑篮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观众,观众的视线全都集中在西蒙的传球上,请看图1:
1号把球传给西蒙,然后按图中所示路线空切,与此同时2号也向罚球线空切,即两个人在西蒙面前形成交叉。当1号跑到西蒙右侧时,只见西蒙向自身右侧倾斜做了个传球假动作,然后突然将球从他头部左侧传给交叉跑动的2号,2号又把球传给1号,1号上篮。有时他做完传球假动作后又持球做了个前转身,和跑到他身侧的2号肩并肩,就在那一刹那西蒙把球摆在右手上,2号一抄球立马突破上篮。匈亚利队通过中锋居中策应交叉跑动的跑篮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观众,特别是西蒙传的策应球出神入化,就跟变魔术似的,你都不知道他传的球是从身体哪个部位出手的,令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大呼过隐,全场观众陷入极度兴奋之中。
西蒙传的策应球和以他为核心所打出的中锋策应配合不仅具有魔术般的色彩,而且具有艺术韵味,这不仅是匈亚利队的特点,也是那时世界各国篮球的特点。看匈亚利队比赛,特别是看西蒙的中锋策应,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一种眼福,由于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年轻人不可能看到那样精采的比赛,也不可能看到比赛的视频〔注:没准中央电视台会有比赛的录像?〕如果能看到那样的比赛一定会大惊失色,心里一定会想,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篮球比赛?!笔者斗胆敢言,如果看了那样的比赛你一定会觉得现在NBA、CBA的比赛索然无味!
如果说现在NBA、CBA比赛是一篇“白话文”的话,那么当年匈亚利队以西蒙为“轴心”的中锋策应打法则是一篇词句文雅、韵味十足、耐人寻味的美妙诗篇;如果说现在的NBA、CBA比赛多是个人单干直来直去的场面,那么匈亚利队的比赛则多是讲究以中锋策应为主具有魔术般色彩集体配合的场面。
西蒙的中锋策应技术对当时中国篮球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篮球一向重视学习外国经验,学的是技术,而不是摇晃手指那些皮毛。以老北京队为例,老北京队的中锋王瑞卿的身高和西蒙差不多,也显得稍胖,王瑞卿那手娴熟的中锋策应技术就是向西蒙学习的,后来成为老北京队的进攻核心。
在和匈亚利队比赛时,中国队靠着全场紧逼等打法最后以73:70战胜匈亚利队。从那场球后,西蒙的中锋策应传球技术对中国篮球产生了深远影响。像西蒙那样变幻莫测娴熟的策应技术,今后还会有后来者吗?恐怕没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