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京辽双方大起大落为哪般-2

(2018-03-21 16:45:27)

京辽双方大起大落为哪般?

    ―――2―――

    对老教练提出的:“辽宁在领先30分的情况下最后还要打两个加时赛,怎么理解这种现象?”。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辽宁在领先30分的情况下最后还要打两个加时赛”这种现象确实有些难以理解,领先30分,按北京话老说这场球已是手拿把攥!但却落入加时赛。为什么还得打两个加时赛?这就得复盘这场球的发展脉络,从其中寻找原因所在。

京辽第二场首钢曾领先20分,而第三场辽宁队又出现领先30分的情况,两个队都是把领先的比分一点点丢掉的,出现了大起大落的情况,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现象,其中就包含了最后打两个加时赛的原因。丢掉了这么大的比分决不是球员个人的问题,而是教练员的问题,是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上,在战术运用上出现错误而导致的,对大起大落的现象必须提高到战术运用层面、提高到教练员临场指挥的高度上来认识,来寻找原因。

  本博客曾多次说过,比赛中如果攻防技战术运用的正确,那就不是赢几分的事,而是一、二十分的问题;反之,在战术运用上出现错误,那就不是丢几分的问题,而是几十分的问题!京辽两个队都曾出现过未能把领先的比分装进兜里的现象,实质是在比分领先时不知道怎么打或攻防技战术运用的不对头,这就是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和水平的问题!

   第三场首钢上半时落后30分,正如前文老队友T所说的,是首钢不善于用一根针刺破辽宁半场紧逼这个“气球”,即通过中锋居中策应,外围掩护穿插跑动的进攻方法,在战术运用上出现了错误,所采取的却是用双手挤压“气球”从外往里“挤压式”的打法,这么打就很难“挤破”辽宁队半场紧逼这个“气球”。这里有个十分耐人寻味和不解的问题,首钢有外教雅尼斯,从电视直播中还知道,首钢还有个助理外教,既然有两位外教,在第一节首钢破盯半场紧逼不利时为什么两位外教都没看出来在进攻上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两位外教都未能及时改变进攻方法?!未能及时布置通过中锋居中策应来破辽宁的半场紧逼?!难道真像老队员T所说的“没有这些东西”、“不研究这些东西”、“外教也不懂”吗?可以设想,如果第一节开局后首钢外教能及时改变进攻方法,布置通过中锋策应来破对方的紧逼,恐怕首钢就不会在比分上有那么大的差距了!

  从两场球来看,正是由于双方在比分领先时不知道怎么打才造成大起大落的现象,最后导致出现打加时赛的结果。难怪有位老队员说,大起大落现象是CBA的常态,小心脏的人看不了这样的比赛!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不仅说明双方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上存在问题,而且也说明双方在战术素养上还不那么成熟。一支战术素养成熟的球队,一般来说不会出现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

首钢也好,辽宁也好,在应变能力上,在把握场上“脉搏”上可以说还欠火候,它突出表现在双方教练员身上,这就是双方大起大落导致两个加时赛的根本原因。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