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辽双方大起大落为哪般?
―――1―――
京辽第三场打了两个加时赛方才落幕,首钢以119:123败北。这场球上半时特别是第一节,辽宁的攻势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地把首钢“淹没”于潮水之下,最多曾领先30分,这在CBA季后赛中大概也是少有的!但韧性十足的首钢则像蜿蜒曲折的溪流一般,一点点地把30分的“泥土”冲刷的无影无踪,最后不得不打两个加时赛来决定胜负,首钢虽然输了,但客观地说两个队打的都十分精采!
欣赏精采的比赛之后我们还得用冷静的头脑来分析这场球,特别是上半时辽宁领先30分,首钢被对方打的极为被动;下半时辽宁的30分开始一点点丢失,首钢则逐渐改变局面,双方这种大起大落的原因究竟何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裁判的因素,只从攻防技战术角度进行分析。
赛后一位资深老教练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辽宁在领先30分的情况下最后还要打两个加时赛,怎么理解这种现象?”。首先让我们听听一位老队友赛后的观感。
老队友T:“昨晚这场球好看,但也是我看的最不舒服的一场球!刚开始时一直看,首钢打的不好,越看越觉得不舒服,特不舒服,落后10几分,我一生气不看了,这还是头一回,我看北京队的球看了一节多一点我就不看了,这还是头一次,然后我就看电视剧去了。不看了吧,还放不下,心里还痒痒,一会瞟一眼,过一会又瞟一眼,等到输30分时彻底不看了!
快9点了,电视剧也完了,我又转台看球,一看首钢又捞回来了,落后12分,我又接着看,一直接着看,看到完十点半。后面的球倒是紧张激烈。昨天这场球有点什么意思呢,晚上吃饭时我问老伴,你说今晚这场球辽宁队会怎么打?我跟老伴说,如果我是辽宁队的教练,我一定派两个年轻中锋一上来就跟汉密尔顿胡抡胡打!嘿!果不其然,一开球辽宁队就照着我想的来了,我跟老伴说,嘿,你瞧见没有,我都猜透了辽宁队准得这么干,为什么?现在CBA外教包括北京队外教他们不懂辽宁队,以前我跟辽宁队打一辈子交道了,我就知道辽宁队一定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就像“疯狗”一样的防守,必然是这样,果然一上来就扩大玩命地追,采取扩大防守,玩命地追。实际上你那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了破半场扩大紧逼中锋居中策应的问题,中锋策应没问题,是对的,破辽宁的全场紧逼,球往中线和罚球线那一交就得了,过去咱们王爷〔注:老北京男篮中锋,善于居中策应〕干这活,把球交给中锋一晃悠往里面一穿插跑动就完事了!可首钢并不这么干〔注:首钢破辽宁半场扩大紧逼是从外面往里面“挤压式”的打法,罚球线没中锋策应。〕。还有,过去咱们讲,破半场扩大紧逼最好的办法就是掩护,球往内线中锋手里一交,一掩护往里面一插,中锋一传策应球,一放球外围接球就上篮!做一个后掩护球一传中锋往里一空切就上篮,没跑!他们没这些东西,不研究这些东西,这都是咱们好十年的东西,好使的东西,其实外教也不懂,还真不是中国篮球落后,是他们不研究这些东西,不动脑子。
你想啊,辽宁逼的越紧那不是更好掩护了吗!?做一个反掩护都成,或做一个后掩护,一挂一个准,一挂一个准,辽宁逼的越紧就越好破,不研究,所以我说球打到这份儿上,打的那么紧张,其实辽宁队它那么打也是“三板斧”,玩命的防守,到第三节就没劲了,双方体力都不成了,比赛变成比意志力了!“
老队友T的一番话不仅道出了首钢上半时落后30分的根本原因:即不善于利用中锋居中策应、外围互相做掩护向篮下穿插跑动接中锋策应球进行进攻的打法!同时也指出辽宁队“三板斧”的打法给下半时带来体力不足、不能把领先的30分装进入兜里逐渐丧失优势的问题。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