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同窗王学泰

(2018-01-17 11:04:42)

           忆同窗王学泰


 

忆同窗王学泰

    前几天从微信中得知当代著名学者、中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学泰先生于 112日在京去世。王学泰是我在北京65中上高中时的60届同窗,当时他在5班,我在6班,所以在校时并不熟悉。1958年升入高2后的第一学期,我上了两个多月便进入北京青年男篮,从那以后便很少和同学们再有联系了,40多年后,在老同学黄西孟的帮助下我重新和同班老同学取得了联系。

  2014年5月1560届学子18人在望京“金百万”餐厅为俄语老师陈守光先生举行了88大寿聚会活动,这是相隔40余年我再次和王学泰见面,聚会后老同学黄西孟还开车送我和王学泰到京顺路口。说实在的,就是在聚会后我也不知道王学泰是我国著名学者,他的身份还是在他去世后才知道的。

  王学泰去世后老同学黄西孟在朋友圈和60学子微信群中发了好几个关于王学泰的帖子,介绍了他许多文章和著作,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其原因可能是王学泰和我都是北京人,年龄又相差不多,我比他长2岁,他写的很多事情我也经历过,所以很容易产生共鸣。

 王学泰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事,他说:“另一件事是分发美国援华食品及衣物。食品是美国军用罐头,外包装呈绿色,有猪肉、牛肉、奶粉三种,每桶有三四斤,大约每人发了十几桶,……”。

这样的事我也经历过。

  1949年前我在北京西城区丰盛胡同小学上学,学校位于丰盛胡同西口路北,是个大四合院,一进门右手侧是传达室,迎面是个影壁,北房很大,分两间,有两个大教室,其中一间就是我所在班级的教室。当时在北京小学都有“童子军”,童子军穿土黄色的服装,头戴一个船形帽,腰上别着一个军绳,有活动时还要拿一个军棍,就是这付打扮。

  一日上书法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砚台,自己研墨。记得当时同班同学中有个童子军手里拿着砚台在教室门口跟我找茬,两个人斗起嘴来,斗着斗着一不留神我碰了他胳膊一下,这一碰不要紧,那个砚台就朝他身上倾斜过去,砚台里的墨汁一下子就溅了他一身,土黄色的童子军服尽是黑点,于是乎他哭着跑到校长室告状去了。

  记得当时校长是个瘦瘦的小老头,我被叫到校长室后被校长大骂一顿,然后就是惩罚。校长叫我伸出手来,然后拿起一个一尺来长宽约两寸的竹板子,校长一支手握着我的手指头,另一支手拿着竹板子朝着我的手心就是几板子,打的那叫狠!没想到瘦瘦的小老头校长打起了来竟然那么有劲,那么狠!现在的学生没吃过挨竹板子的滋味,我跟您说,竹板子打手心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只一两下,手心就红肿起来,又麻又痛,钻心的痛!虽然这是60多年前小时候的往事了,但我仍然刻骨铭心记忆犹新,如果学泰仍然在世的话,我相信他一定能理解我所说的。

   正如王学泰所说的,1949年前美国有援华食品和衣物,基本上都是分发给小学校的学生。记得每星期六上午上完课全体师生都在操场上集合进行降旗仪式,仪式后就开始分发食品和衣物,这个星期发的也许是食品,下个星期就是发衣物。操场上把食品或衣物分成一堆一堆的,然后学生开始抓阄,抓到哪堆是哪堆。

  当时的食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制罐头装的土豆粉、土豆条和奶粉,特别是土豆粉和干的土豆条特别好吃,土豆粉拿回家加点水后可以炒着吃,土豆条泡过水后就跟现在冷冻的土豆条一模一样,我相信,王学泰小时候大概也领过这样的食品。当时领的衣物大部分是尼龙制的衣服,记得有一件咖啡色有弹性的尼龙上衣我穿起来特别合身,也许王学泰小时候也领过这样的衣服。王学泰在文章中说当时学生能领十几桶,可我在小学时没领过那么多,一个人也就是一、两桶。至于王学泰在文章中所说的其他事,有些事我也经历过,所以读起来感到十分亲切,从王学泰的文章我感到,他记忆力太好了,很多事记得那么清楚,难怪他成为著名的学者。

  王学泰是当年60届学子当中的佼佼者,作为育英中学高中部的65中出的人材太多了,无论是哪个领域中的佼佼者,都有65中学子,在文学方面学泰便是其中之一,我能为有这样的同窗感到高兴和骄傲。65中为什么能出人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65中的师资水平非常高,一个学校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材。

  读王学泰的文章勾起我上述点点回忆,遗憾的是王学泰在世时未能有机会与他促膝谈心,如果能和他促膝交谈的话,我相信我们谈的一定十分投机。王学泰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到我上面所说的与他经历过一样的故事而露出会心的微笑。

              北京6560届学子   李隆 2018116于北京

忆同窗王学泰

忆同窗王学泰

忆同窗王学泰

忆同窗王学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