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统一打法挡拆”严重阻碍了篮球发展
近十来年由于美国NBA盛行“挡拆”打法〔注:人家打挡拆有人家的道理〕,一时间它就像“瘟疫”似的传遍了全世界篮球赛场,不仅美洲队打挡拆,欧洲队、澳州队、亚洲队等等几乎都打挡拆,拿CBA来说,有哪个队不打挡拆的?你挡拆,他挡拆,我也挡拆,挡拆挡拆全挡拆,反正是跟挡拆干上了!看CBA比赛就跟看一个队比赛似的,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受CBA的影响,WCBA、CUBN、三对三比赛和很多业余队也打挡拆〔注:至今为止笔者只知道福建霞蒲那个少年队是唯一不打挡拆的队,哼哼!“叛逆”的好!〕,弄得神州大地篮球场满是挡拆!此情此景真可谓开了中国篮球历史的先河,让人“大开眼界”!
这么说决不是说“挡拆”不能打,打不打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决定。人家美国NBA球员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娴熟的变速变向运球突破技术,打个挡拆往往就能解决问题;反观我们的球员,既没人家那样超强的身体素质,也不善于变速变向运球,甭提变速变向运球,就是持球突破还往往“马失前蹄”栽在人家防守队员怀里哪,甚至还经常出现人过去了球留在后边的现象,更有甚者还会来个“嘴啃泥”!
满世界的都打挡拆,它有什么危害?挡拆、实际就是后掩护,是个俩人小配合,打法几乎都一样,中锋或二中锋提到罚球线外给外围队员做后掩护挡人,后卫持球突破,就这么简单。所以无论是哪个队打挡拆,打法几乎都一模一样,换句话说就是“长”的都一样。
笔者经常和曾任老北京男女篮总教练、中国男女篮总教练和教练的程世春程老爷子通过电话和微信聊球,挂在程老爷子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所说的“兵无常态、水无常势”。也就是根据这句话,程老爷子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创造了老北京男女篮全场紧逼、前场紧逼后场联防〔或盯人〕、一人盯人四人联防等多变善变的混合防守方法;创造了“三角进攻+边线策应”等“多点进攻”、“多点开花”等打法,这些攻防技战术集中体现了孙子所说的“兵无常态、水无常势”的精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攻防技战术没有“常态”,没有“常势”,没有总是一种单调简单的打法,而总是处于多变善变、随时变化的状态中,甚至在一个攻防回合中攻防两端都有好几个变化。俗话说“善变者强”、“善变者王”,老北京男女篮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靠着这些多变善变没有“常态”、没有“常势”的攻防技战术获得了16个全国冠军、12个全国亚军,究其根本原因是和这些“多变善变”没有“常态”、没有“常势”的攻防技战术分不开的。
我们在反观反观现在打的挡拆,可谓千人一面,都是一个“常态”,一个“常势”,一个“德性”,我们甭提什么篮球理念,这种千人一面的常态常势打法起码违反了老祖宗孙子所说的“兵无常态、水无常势”这句至理名言,我们现在的教练员和球员是不是把老祖宗的话忘的一干二净了!?你打的都一个德性还提什么竞争,还提什么提高发展!
方向不明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在打完全国联赛后当时国家体委球类司都要召开全国篮球教练员会议,大家坐在一起集思广益讨论、探讨和研究中国篮球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总结国际比赛的经验,找出问题,明确世界篮球和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所以那时的中国篮球教练员心里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全国教练员会议就像中国篮球这艘航船的“舵手”一样,把握着正确的发展方向!
教练员明确了世界篮球和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回去后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来打造自己的球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打法和风格。例如,当年的八一队、福建队等以打法快速而著称;江苏队、四川队、上海队等以打法细腻而闻名;河北队、北京队等以打法多变善变技术细腻全面而受到球迷的喜爱;至于东北的黑龙江队、辽宁队和山东队等则以打法粗犷对抗性强而闻名遐尔,总之,当时的中国篮坛绝不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而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万紫千红”的局面,所以创造了中国篮球两个高峰时期,并被国际篮联认为中国篮球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再看看现在,不知道现在打完CBA联赛后还有没有全国教练员会议?教练员是不是也坐在一起讨论、探讨和研究中国篮球和世界篮球的各种问题,现在的教练员是不是明确世界篮球和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自己的球队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打法和风格?如果没有,何谈中国篮球的提高与发展!那只能像前中国男篮主教练陈文彬所说的,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只能当老二!笔者想补充一句,也许连老二、老三都当不了!只有老么的份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