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漫谈“粘年糕”紧逼防守

(2017-03-26 13:40:44)

漫谈“粘年糕”紧逼防守

  所谓“粘年糕”紧逼防守是指对对方某个得分能力强的球员或控卫进行全场或半场的紧逼防守,紧追不放,好象“年糕”似的紧贴对方进行防守。这种“粘年糕”紧逼防守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各省市队就开始采用了,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出现在1961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甲级队联赛预赛北京队对河北队的一场比赛中。

  当时北京队主力阵容由控卫王忆诚、后卫马家驿、左锋芦诗连、右锋姜忠俭和中锋王瑞卿组成。河北队的教练员是个子不高瘦瘦的张栋材,张栋材非常聪明、有智谋,人称“鬼才”。河北队的打法可用一个字来概括:“油”!队员之间的配合非常熟练默契,队内不乏拥有多名运动健将,其中控卫郭恩洪则是该队的灵魂人物。

  比赛开始后河北队针对北京队控卫王忆诚采取了“粘年糕”式的紧逼防守。河北队教练张栋材大概认为,只要把王忆诚看住盯死,北京队就会乱套,因为当时由张光烈执教的北京队不仅是新组建的队伍,而且是一老〔王忆诚〕带四新,一盯死王忆诚,另外四个年轻队员肯定会陷入混乱之中!于是乎从一发底线球开始河北队的郭恩洪就在后场猫着腰对王忆诚紧追不放,跟“年糕”似的紧贴王忆诚寸步不离!

  面对河北队这种“粘年糕”的紧逼防守,北京队的阵脚不仅一点没乱,而且早有准备。就在郭恩洪在后场猫着腰紧逼防守王忆诚时,场上出现了令全场观众大笑不止非常奇特的场面!为形象再现当时的场面,各位网友请看下图:

长人:漫谈“粘年糕”紧逼防守  

  王忆诚在后场接底线球后立刻传球给在前场的队员,王忆诚传球后根本就不进前场,而是双手一插腰跟观众似的站在后场看着前场四打四。虽然前场在四打四,可河北队的郭恩洪却仍然猫着腰在死盯王忆诚!这时全场观众大概在想,怎么茬?!这边一个盯一个,那边四打四,这叫嘛比赛?观众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于是乎全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并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场球没白来,有点意思!

  前场四打四那还不好打!王瑞卿居中策应,和左锋芦诗连、后卫马家驿打起了“三角配合”,芦诗连的摆脱假动作是出了名的,左晃右晃就把河北队队员晃的晕头转向,王瑞卿一拿球,芦诗连和马家驿立马交插跑动,打起了“斗牛”,连连得分!打了几个回合河北队教练张栋材见状不妙不得不立刻叫停,于是乎立刻在全场观众大笑声中鸣锣收兵!

  最近笔者看反映当年陈赓的一个电视剧,八路军消灭了国民党的一个精锐部队,活捉了该部队的将领,那个将领对陈赓说,你也是黄浦军校毕业的,可你打仗不按规矩出牌!笔者看到这一幕时心里不禁暗暗发笑,打仗哪有按规矩出牌的!?次日和一位老教练在电话中又谈起了此事,老教练听了也哈哈大笑并说道,打仗哪有按规矩出牌的!纯粹是书呆子!只要适合自己的打法就是最好的打法!篮球比赛也一样,没有墨守陈规的套路!只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在那场比赛中正如全场观众想的那样,这叫嘛打法?河北队采用的是全场一人死盯王忆诚,这对河北队来说有它的道理;北京队则以一人不过前场、前场四打四的特殊打法来对付,也可谓一种灵活有针对性的打法,所以无论从河北队还是从北京队来说,双方采取的战术打法都有它的道理!这两种打法看上去似乎都不那么“正规”,甚至可以说是不着调的“下三路”打法,但对当时双方的情况来说却是合理的打法。

  战争中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篮球比赛也要根据双方的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打法,例如“一人盯人、四人联防”、“派几个替补队员死盯对方得分手或控卫,伺机采取主动犯规的战术,干扰其心理,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例如:广东队对首钢男篮比赛时,广东队教练杜锋用三个“三等”的“小孩”紧逼马布里,一共18次犯规把马布里给整了就是一例〕等打法,看上去这些都不是什么“正规”的打法,似乎是“歪门邪道”,然而根据当时双方的情况却是正确的打法,况且都是规则允许的。总之一句话,篮球比赛中所采取战术打法不存在什么“高层次”、“低层次”的问题,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打法!无论是打仗还是篮球比赛,运用攻防技战术打法绝不能像那位国民党将领所说的必须照本宣科按规矩出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