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篮球魂!

(2017-02-03 19:25:18)

             长人:篮球魂!

篮球魂

    芦诗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篮球运动员,大连人,1957年北京市开始培养自己篮球运动员的时候被中国著名篮球教练员程世春先生入选进入北京青年男篮,同时进入北京青年男篮的还有姜忠俭和王瑞卿,也是大连人,如今姜、王二人已去世,当年从大连来的只有芦诗连一人。

1960左右芦诗连、姜忠俭、王瑞卿进入由张光烈执教的北京男篮一队,并成为主力队员。1965年北京男篮在第二届全运会获得冠军,芦诗连是冠军队主力队员。1966年芦诗连进入由程世春先生执教的中国男篮二队。1968年芦诗连和夫人田彩霞〔北京女篮队员〕退役到河南省体委工作,芦诗连从事训练工作,曾训练过巨人中锋穆铁柱。

  现在央视体育频道和北京体育频道直播篮球赛时观众经常能听到主持人和嘉宾评论员说“手不黏球、马不停蹄”这句话,但这句话到底出自何人之口,大概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句话就出自芦诗连之口,这是他根据自己在先农坛接受多年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科班式”训练而总结出来的。

  芦诗连在北京男篮期间司职左锋,在左侧从底线持球突破是他最大的技术特点,不仅动作娴熟,而且十分协调,特别是他从底线突破上反篮的动作十分漂亮潇洒,成功率往往很高。一提起芦诗连这个技术动作,北京女篮老队员何强至今记忆犹新,说当年十分欣赏崇拜芦诗连的这个动作,一个字:帅!芦诗连的另一个技术特点是摆脱假动作做的真真假假,他做摆脱假动作时不仅脚步动作十分灵活,而且腰腹力量运用的也非常自如,再加上眼睛的“假动作”往往把防守队员晃的晕头转向捉摸不定。芦诗连的摆脱假动作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像他那样的摆脱假动作至今无论是NBA还是CBA的球员可谓无人能比!另外,芦诗连的攻中锋球技术也十分出色,芦诗连攻中锋的传球技术可谓出神入化,有时防守队员都不知道他的球是从身体哪个部位出手的,运球过程中手指手腕一抖中锋就接住球了,有时背后传球、腰后传球、跨下传球、甚至有时双手在背后持球从两跨下传球,有时球则从防守队员的裆下穿档而过攻中锋球,简直是五花八门!芦诗连攻中锋球后便迅速做摆脱假动作,甩开防守队员接中锋策应球后不是突破就是跳投,进攻动作做的不仅干净利落,而且十分漂亮。

  芦诗连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和后卫在左侧打“重叠攻中锋”配合,芦诗连和后卫在左侧45度位置一前一后互相重叠站在一起,防守队员一看,怎么两个人贴着?摸不清球到底是在芦诗连手里、还是在后卫手里,就在那一瞬间两个人中的一个人像变魔术似传球给中锋,然后两个人立刻一上一下分别拆开从上下两条不同的路线向篮下空切移动,中锋伺机传策应球,把这个“重叠攻中锋”配合打的那叫神出鬼没,那叫变幻莫测!老北京男篮的“重叠攻中锋”配合可谓一绝,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见过NBACBA球员打过这样的配合,笔者估计,现在只有老北京男篮的老队员会打这个配合,如果再没人学,再过多少年后没准就失传了!

  今年春节大年初三,芦诗连夫妇二人让孩子开车千里迢迢从郑州来京看望年已八旬的恩师程世春先生,这是师徒二人分别48年的再次重逢。当很多老北京男女篮老教练、老队员从微信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在微信中点赞,赞誉芦诗连夫妇“不忘恩师”,大家十分感动!

  师徒二人相见聊的最多的自然还是篮球。芦诗连对自己当年的启蒙教练程世春先生说:「我想了半天,当初我们在先农坛训练的到底是什么?是一般身体训练?不是;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不是;是个人技术?不是!是攻防技战术训练?也不是!虽然过去我们练的包括这些内容,但我觉得先农坛训练和培养的是“篮球魂”!」

  篮球魂”!说的多好啊!正如他所说的“手不黏球、马不停蹄”一样精辟!何谓“篮球魂”?“魂”,灵魂也。所谓灵魂一般指“意识”、“精神”、“心理活动”和“大脑活动的结果”,用在篮球上可以说就是“意识”,就是对篮球坚定不移的事业心!或者说就是把“身体素质”、“个人技术”和“攻防技战术”等全部融合在篮球意识中,融合在头脑中,把篮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如果再进一步说的话就是先农坛老北京队训练培养的是既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能掌握全面个人技术和攻防技战术打法;又有浓厚的篮球意识,又有强烈事业心的运动员。一句话,是具有篮球灵魂的运动员,而不是光有身体素质和技术而没有头脑的运动员。

先农坛老北京队训练培养的运动员是把身体素质、个人技术和攻防技战术打法高度统一并具有浓厚篮球意识的运动员,只有这样的运动员才称得上具有“篮球魂”的运动员,难怪先农坛老北京队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男女运动员,那么多诸如梁学纯、滕大维、刘裕民、任焕珍、魏文珊、何强、马家驿、姜忠俭、芦诗连、黄频捷、张卫平等优秀的国手;难怪先农坛老北京队培养出的当年还是小三队、小四队的年轻队员,诸如邰玉峰、张志鸣、王晓华等许多人在担任教练后又能继续培养出诸如巴特尔、单涛、郑海霞等那么多的国手,这一切都缘于老北京队训练培养的决不是没有头脑、没有篮球理论、没有篮球意识、没有事业心而光有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普通运动员,而训练培养出的是具有“篮球魂”的高水平运动员!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长人:篮球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