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辽宁溃不成军的第四节

(2016-03-19 11:55:16)

        长人:辽宁溃不成军的第四节


 

辽宁溃不成军的第四节

  昨晚第三节辽宁队曾领先过6分,场上形势对辽宁队十分有利,看比赛时觉得照辽宁这架势比赛结果难料。但是,让人实在难以理解的是第三节在辽宁队领先情况下郭士强竟然把郭爱伦换了下来,第四节上了韩德君和哈德森,这下子坏了,本来不错的形势让这个阵容把第四节打的乱七八糟,溃不成军,就像一支没有指挥员的游勇散兵,不仅进攻毫无章法,防守也频频出现漏洞,最终以8796输球。

  赛后一位老同学在微信中对笔者说,我觉得郭士强的脑子是有毛病,第三节在领先时郭士强把郭爱伦给换了下来,你说他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四川队一下子就追了上来。另外,郭爱伦和哈德森打外线时,四川队的防守扩了出来,哈达迪也跑到外面,其实这时可以打篮下,打内外结合,但这时辽宁队内线又没高大中锋,不能打内线,你说辽宁队在战术运用上是不是存在问题。

  赛后笔者看新浪微博,苏群对换下郭爱伦也存在质疑,称其为“一念之差”而导致输球,笔者完全同意这两位的看法。一般来说哪个球员在场上发挥的好,最好不把他换下来,让他继续打,特别是在重要比赛的时候或关键时刻,而郭士强恰恰犯了这个对辽宁队来说是个致命的错误!

  昨晚韩德君明显蹦着一股狠劲,脸部肌肉都变形了,后来他在篮下6次进攻都没成功,扣篮全扣飞了,可以看出情绪完全不正常!当球员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来说教练员临场应该及时做球员的思想工作,两三句话一点就能扭转球员的情绪恢复正常。但让笔者奇怪的是,从比赛来看辽宁队教练员不仅没及时做韩德君的工作,而且还把这么一个情绪不正常几乎失控的球员换上场,结果出现韩德君6次进攻不成功的现象。这说明什么,说明辽宁队教练员临场指挥艺术太差了!另外,韩德君本人的自控能力也比较差,憋着劲未可厚非,甚至是可嘉的,但劲头决不是表现在防守推推搡搡上,更不是表现在本应正常投篮而非要扣篮却把球扣飞了的邪劲上,一句话,劲头应该表现在得分上。一个优秀球员的水平和素质不仅表现在技术水平上,也表现在冷静的头脑和对情绪的自控能力上。

  从辽宁队第三节一度领先到第四节溃不成军可以看出,辽宁队领先后不知道怎么保持领先优势,落后时不知道怎么改变落后的局面,在这两种情况下教练员都拿不出有效的办法,这种现象决不仅仅出现在昨晚的比赛中,辽宁队在两次总决赛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出现一到比赛关键时刻辽宁队就“掉链子”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练员,在于教练员临场指挥的水平。

  例如,上述换郭爱伦的问题、临场做韩德君思想工作的问题、当哈德森出现“浪投”现象时教练员如何进行战术布置让哈德森发挥突破能力避免“浪投”的问题、落后时如何打成功率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上都体现了教练员临场指挥的能力和艺术。

  最后想说的一个问题是,第三节结束时辽宁队仅以7173落后2分,如果第四节一开始辽宁队就采取全场紧逼恐怕就不会出现该节溃不成军的局面。长期以来笔者一直不解的是,为什么CBA很多队就不敢主动打全场紧逼?为什么全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来使用?特别是辽宁队,辽宁队并不是没有打全场紧逼的能力,每当辽宁队采取全场紧逼时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无论谁碰到全场紧逼都会有点“犯傻”,都会出现短暂不适应的过程,为什么辽宁队在第四节开始不敢采取全场紧逼?!其原因就得从辽宁队教练员头脑中去寻找了!既不敢打全场紧逼,又不敢改变其他防守,结果第四节的防守是漏洞百出,让四川队上了好几个空篮轻松得分,从这一点来看,笔者认为辽宁队输球的原因应该从教练员的头脑中去寻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