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
对CBA总决赛第三场笔者对辽宁队在攻防技战术和教练员临场指挥上有几个不明白的问题,或者说是看不懂的地方。
1.
第四节打到一半左右哈德森快攻突破上篮,哈达迪防守犯规。紧接着哈德森在右侧持球准备突破,哈达迪防守又犯规,一分钟内哈德森就连续造成哈达迪两次犯规。这第一个为什么就是,为什么辽宁队在开局不针对哈达迪采取有效的进攻来造成他犯规过多,让他处于被动地位,甚至造成哈达迪犯规过多而被迫下场,辽宁队在开局为什么不这么打?
谁都知道,哈达迪若在场上辽宁队要想赢球就十分困难,所以对于辽宁队来说上策就是在开局让哈达迪犯规过多,但整个比赛过程中让人也看不到有这样的策略和针对性的打法。与其说辽宁队输赛后,不如说输在赛前策略制订上。在比赛中看不到辽宁队有制订这样策略的迹象,这只能说在辽宁队教练员头脑中始终〔包括上一场〕未曾考虑过这样的策略,赛前准备缺乏智谋。
2.
四川队外援邓特蒙一个人得了40分,不仅外围三分球准,而且持球突破在篮下如鱼得水。这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邓特蒙刚刚要“疯”起来时,辽宁队教练员不布置专人对他进行贴身紧逼防守,尽可能不让他接球?
邓特蒙打到比赛结束一直在篮下穿梭得分,辽宁队教练员为什么不能早早发现这个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只能说明辽宁队教练员对限制邓特蒙的问题反应太迟钝,不是一般的迟钝,迟钝的要命!所以才让邓特蒙一场球得了40分,赛后辽宁队教练员对记者说让邓特蒙得分太多了,这时才明白过来,太晚了!
3.
辽宁队哈德森得了31分,虽然得分不少,但失误球4次,是辽宁队最多的。问题是,特别是在第四节,哈德森多次过半场撒手就投〔注:外援得分能力强和个人单打独斗“浪投”是外援的一把“双刃剑”,这是在外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是使用外援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战术配合意识差,不管三七二十一,过半场什么都不顾撒手就投是很多外援DNA所决定的〕,尤其是三分球,14投5中,好几个球由于不中而被四川队打反击!这么重要的比赛哪能过半场撒手就投!这第三个为什么就是,为什么辽宁队教练员针对哈德森的“浪投”的现象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听之任之?
在重大的比赛,特别是比分落后时绝不能过半场撒手就投,而要一个球一个球耐心地打,打成功率。为什么辽宁队教练员把控不住场上这种局面?关键时刻哈德森的“浪投”对辽宁队来说是要命的!
4.
在第四节即将结束前一、两分钟辽宁队采取全场防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场紧逼〕,结果连续得分,说明这种全场防守是有实效的。这第四个为什么就是,为什么辽宁队在第四节开始不久不果断地采取全场紧逼?如果采取全场紧逼也许会改变比分落后的局面,甚至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辽宁队在比赛结束前短暂时刻才采取全场防守,说明辽宁队教练员头脑中缺乏对全场紧逼正确的认识,没把它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手段来运用,而是作为“救命稻草”来使用的,篮球理念过于陈旧〔注:这在CBA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总之,总决赛第二场和第三场辽宁队都没打出自己快速进攻的特点,这一点是第二场和第三场输球的根本原因。上述问题也许在今晚第四场还会出现,从攻防技战术角度来讲,辽宁队要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要想赢球仍然有很大的困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