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队强悍的防守与后劲不足
昨晚看了辽宁/广东第一场比赛有些感想。
一.
辽宁队上半时的防守堪称强悍:
上半时特别是第一节辽宁队采取的半场扩大盯人防守堪称
强悍,在防守中体现了极强的攻击性、压迫性,特别是防守的伸缩性非常好,在防守中辽宁从上三路和下三路同时展开极强的攻击性,当广东队球员持球突破到三秒区内时,辽宁的防区迅速收缩,同时有三、四个人协防封堵,在空中建立起坚实的“屏障”;当广东队球员运球时辽宁又在下三路手急眼快地掏球和抢断球,多次打出快速反击,这种攻击性、压迫性和伸缩性极强的半场扩大盯人防守不仅形成很强的“立体防守”阵势,而且给广东队以极大的威胁,在这种“立体防守”面前,广东的进攻显得非常被动,除外围投篮外很难持球突破到篮下进攻得分,辽宁靠着这种防守在第一节曾领先过20多分,并且在第一节结束时以29:17,在第二节以62:48领先广东14分。辽宁这种攻击性、压迫性和伸缩性很强的防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篮球传统打法的元素,可圈可点!
在进攻方面,辽宁打的突分和外围三分球也非常清楚,更重要的是辽宁不单纯依靠外援,这一点从本土球员的得分上就可以看出来,外援哈德森得29分,兰多夫23分,本土球员郭爱伦20分,贺天举15分,韩德君11分,李晓旭14分,杨鸣2分,刘志轩2分,本土球员共得64分,占总得分的55%。不单纯依靠外援,充分发挥本土球员的作用是辽宁在进攻上的一个很大特点,也是辽宁最终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东跟不上辽宁的快节奏:
广东素来以半场进攻投篮准确而著称,但从全场比赛来看广东的三分球投篮命中率只有31%,投29个只进9个。为什么以前广东的三分球很准,广东队外围投篮准的时候多是在遇到那种松不松紧不紧的防守,在半场“摆着打”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投篮的特点,而在辽宁队半场扩大盯人的防守下,广东被迫加快了进攻节奏,而在这种快节奏情况下广东队的投篮命中率就受到很大影响,总之,广东喜欢“摆着打”,而不适应在快节奏条件下打在进攻节奏可以说广东队比辽宁慢了一大拍,所以投篮、尤其是外围队三分球的命中率就大大降低。半场进攻慢慢悠悠的进攻节奏显然已经落后。
三.后劲不足是辽宁存在的最大问题:
越是比分接近时,越是比分咬着时,辽宁打的就越乱,特别是只要对方一把比分追近,辽宁的半场进攻就打的很混乱。笔者观察辽宁好几个赛季了,可以说这一点是辽宁的老毛病了!上赛季总决赛辽宁以98:106输给北京队时就存在这个问题。比分一接近辽宁就好象没着没落似的,不仅半场进攻显得混乱,而且进攻也不明确,似乎失去了章法,与上半时形成鲜明对照,昨晚下半时又出现这种现象。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虽然和场上队员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与教练员把控与扭转场上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练员如何把控与扭转场上形势?正如交响乐团的指挥是用指挥棒控制乐曲节奏的,教练员则是通过改变攻防技战术来把控与扭转场上形势的。比赛中在下半时我们看到,当对方把比分追近时,辽宁教练员不能及时通过与改变攻防技战术来把控与扭转场上形势,似乎拿不出什么招数,上赛季辽宁之所以未能夺冠和这一点也有着很大关系,关键时刻似乎体现不出教练员的作用。例如,比分接近时怎么改变防守使对方处于不适应之中?半场进攻主要通过谁得分明确进攻打法统一场上行动?似乎都没有布置,有点任其场上自由发展的劲头,特别是在第四节这个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场上打的很乱,虽然上半时领先很多,但下半时就开始往回秃鲁,险些被广东队翻盘,用大白话说就是缺乏后劲,后劲不足,招数太少!这一点是辽宁在近年几个赛季一直都存在的问题,辽宁如果不从教练员开始好好解决这个自身存在的问题,将成为后面比赛、特别是争取决赛权的最大“拦路虎”!
[在结束此文时收到一位老同学的微信,他说,郭士强会不会再犯去年的问题,错失好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