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  又甜又香的唐山麻糖

(2016-01-20 19:47:40)

       长人: <wbr> <wbr>又甜又香的唐山麻糖


 

                   又甜又香的唐山麻糖

  前些日子在老队友微信平台看到几位原来来自唐山的女篮老队友聊起了她们的故乡唐山,一下子勾起了笔者的回忆,想起来唐山非常好吃而且十分有名的麻糖,到现在大约已有好几十年没吃到了,可那又甜又香的味道似乎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以前笔者的二姐一家住在唐山,二姐在唐山铁道学院工作,英文特别好,唐山大地震时笔者的二姐福大命大,那天晚上和她一块聊天的邻居二人迅速躲在床板下后平房就蹋了,可她二人竟然一点也没受伤,连个皮都没破,可邻居一家却遭难了。解放前二姐在北京一所名校学习,入校考试名列第一。退休后回到北京居住,北京长城饭店建设时为翻译图纸曾聘请她前去帮助翻译,当时工地上的几间平房就是翻译图纸人员的办公室。二姐平时少言寡语打扮平常,就像个普通老太太似的,所以其他年轻翻译人员都没把她看在眼里。一日美方有关人员与翻译人员洽谈工作,但在语言交流上却出现了问题,着急之时有人说不妨把那个老太太叫来试试。二姐到后用英语极为流畅地与美方人员交谈,其他年轻翻译人员见状不禁大吃一惊,赶情这个老太太的英语竟然这么厉害,这才让其他翻译人员刮目相看。

  二姐在唐山居住时二姐夫经常回京,每次回来都要带一些唐山麻糖,那是上中学时笔者最喜欢吃的。唐山麻糖又甜又香,每次见到麻糖便有点急不可耐,立刻用手拿起一些大吃起来,吃完还得索喽索喽手指头上的蜜糖。唐山麻糖薄如纸,一层一层的显得很密实,上面裹了很多糖蜜,特别好吃。后来二姐一家回到北京后就很少再能吃到唐山麻糖了,但它那又甜又香的味道却怎么也让人忘不了。

据说唐山麻糖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老家——冀东唐山丰润的七树庄。最早发明麻糖的是唐山“广盛号”,开始只是炸排叉,后来发展到蜜汁排叉,再后来就发明了唐山麻糖。所以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炸排叉演变而来的。当时,人们逢年过节时都喜欢用糖和面,然后用芝麻油炸排叉作为节日食品。大概距今一百多年前,糕点铺“广盛号”把这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点心投向了市场。那时市场上的排叉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叉各有不同的味道,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软而糯。“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叉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出了唐山有名的蜂蜜麻糖。2009年“广盛号”麻糖被列为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了女篮老队员聊唐山的帖子后一下子勾起了笔者的“馋虫”,恨不得立码就吃点唐山麻糖才觉得解气。好在现在有网购,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价格也不太贵,就不知道是不是还是以前那种味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