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篮老队友
京篮老队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38
  • 关注人气:37,4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2015-10-05 12:45:17)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

        ――-3―――

[话题:内线高低位打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您再谈谈郭艾伦等外线队员。

王忆诚:先别忙,还得说说中国男篮内线的高低位打法。这次比赛中国男篮内线队员易建联和周琦打出不少高低位配合,令人耳目一新,但我觉得打高低位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得清楚两个高大队员打高低位时应该怎么站位,怎么移动,怎么进攻,你看下面这个图: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一般来说打高低位时两个内线队员应一上一下站位,高位中锋应站在罚球线,低位中锋或二中锋应站在三秒区外底线位置,如果高位中锋顺下〔图中绿线〕,低位队员要及时提到罚球线〔图中黑线〕;如果高位中锋在底线横动〔图中红线〕,低位队员要立刻提到罚球线,也就是说两个人呈三角形移动,即可顺时针移动,也可逆时针移动,就好象“走马灯”似的。

笔者:对,过去咱们中锋就是这么练的,这么站位和移动能保持很大空间,不仅便于外围队员传球,而且有很大进攻空间,能让防守队员顾此失彼。

王忆诚:对,举个高低位打法的例子,你看下面这个图: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如果周琦站在高位持球,这里我要说一下,周琦接球后要立刻转身面对篮,他那么高,接球后一定要双手高举球,立刻转身面对篮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高举球可以随便传球不易被抢断。这时易建联绝不能站在原地接球,而要先做向底线空切移动的摆脱假动作,然后突然急停反向移动,抢占一肩半步的优势把防守队员压在自己身后或身侧,在三秒区内横动接周琦的分球进行进攻,这是高低位比较典型的打法。从图中可以看到,周琦这时有N个传球机会,如果不能传球,周琦自己可以投半截篮,或持球突破,如果能这么打,两个人都有很多进攻机会,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外围队员创造投篮或突破的机会,打起来就活了。

笔者:对,过去咱们就是这么打的。但我发现中国男篮内线队员打高低位时在站位上往往出现问题,看比赛时我拍了视频,您瞧这几个截图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您瞧周琦在罚球线持球时易建联站的位置,太靠上了,防守队员很容易防守,这时易建联应该像您所说的站在底线位置,不仅能拉开空间,而且把防守队员也“拉开”了,易建联如果能摆脱防守队员在三秒区内横动,接球后就能一打一,很容易进攻。

王忆诚:是啊,易建联站的太靠上,之所以如此我觉得是对高低位打法理解的不那么透彻。

笔者:您再看看这个图: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易建联、周琦两个人不是一上一下站位,而是在三秒区腰上平行站位,这个例子典型说明了对高低位一上一下站位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么站位外围队员根本不敢传球,很容易被对方抢断,易建联即便接到球,由于篮下四个人扎堆,易建联也很难进攻。

王忆诚:这都是意识问题,如果正确掌握和理解了高低位打法,两个人就不会这么站位了,这也反映了平时训练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过去咱们内线队员决不会这么站位。还有一个例子: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周琦在罚球线持球,易建联站在原地准备接球,虽然他把防守队员挡在身侧,但如果周琦传球很容易被篮下那个防守队员抢断。易建联和周琦呈上下直线站位,像图中易建联站在原地接球的场面,在这次比赛中屡次出现,这一点是中国男篮打高低位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王忆诚:对,这个问题我也看出来了,他们俩人经常这么站位,常常能看到这种场面,说来说去还是内线队员缺乏移动进攻的意识,总喜欢站在原地打,如果不提高移动进攻的意识,很难打好高低位配合。另外,高低位配合还要注意和外围队员之间的联系与配合,我们两个内线队员、尤其是易建联,总喜欢跟着球跑,球到哪儿他到哪儿,打高低位的两个高大球员在客观上往往成为外围队员持球突破的一道“屏障”,无形中帮了倒忙。

笔者:您一说这个问题,我这里正好有这么一个例子,您瞧这个例子: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3                        

       左侧传球给大吊角位于右侧的丁彦雨航,这时易建联和周琦都在三秒区另一侧,丁彦雨航接球后易建联和周琦如果不动,篮下是空的,丁彦雨航就能顺利进攻。但问题就来了,当丁彦雨航持球切入到篮下时,易建联竟然往前凑分子,无形中把防守队员也带了过去,篮下集中了五个人,给丁彦雨航进攻造成很大困难,这个例子典型地诠释了您刚才所说的问题。

王忆诚:这时易建联绝不能往前凑分子,应该往外拉,往罚球线拉,接丁彦雨航的分球就是一个半截篮,能打出漂亮的突分配合。

笔者:他没这个意识啊,太爱要球了,有时候你越凑分子就越接不着球,不仅自己接不着球,还防碍了同伴进攻。

王忆诚:还是意识问题,什么叫意识?该你动时你动,不该你动时你就不能动;动还有个时机问题,动早了不成,动晚了也不成,得掐准了时机动,这就叫意识。如果易建联有这个意识,他就不会往前凑分子,而是向外移动,接球进攻的机会就来了。

笔者:我觉得中国男篮如果能这么总结,球员的意识就会慢慢地提高,就怕打完了稀里糊涂地就过去了,那意识就很难提高。

王忆诚:对,过去咱们打球时天天上午研究攻防技战术,所以战术意识提高的快,打球不仅要卖力气,还要动脑子,光身体出汗不成,还得脑子“出汗”。在打高低位上,中国男篮如果能解决这些细节问题和意识问题,内线的水平和实力还能进一步提高。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