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2


和老教练王忆诚聊中国男篮亚锦赛
[话题1:为何中国男篮前后判若两队?]
笔者:您注意到没有,中国男篮第二场对韩国队上半时与后来的一系列比赛相比几乎判若两队,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
王忆诚:那天打完我在电话里不是跟你说了吗,对韩国队上半时、特别是第一节,中锋接球后死打篮下,外围队员站着不动,一人打四人看,所以很被动;后来的比赛是通过外围突分把中锋打活了,速度也打出来了,所以看上去好象两个队似的。
笔者:把对韩国队上半时与后来的比赛进行对比来分析,我觉得可以看出宫鲁明在战术打法认识上的变化,结合几个月前的“斯杯”比赛,亚锦赛前宫鲁明大概还没完全摆脱过去“姚明模式”的打法,半场进攻仍然是“站桩式”死打篮下的打法。后卫刘炜,刘炜推进速度之缓慢是尽人皆知的,这一直是中国男篮的老毛病,由于推进速度缓慢,极少能打出快攻来,主要靠阵地战,阵地战又死打内线,易建联和周琦在篮下接球后仍然是死扛硬顶,特别是对韩国队上半时,尤其是第一节,非常被动,所以我觉得这一打法不仅限制了易建联和周琦的临场发挥,而且大概也能反映出当时宫鲁明对战术打法上的认识。
王忆诚:有道理,一般来说教练员制订什么战术打法,场上队员就有什么表现。
笔者:第三节换上了郭艾伦,这小子一上场什么都不论,一个劲猛冲猛打,上来就是一个抢断反击,一下子把中国男篮的速度就给带起来了!特别是他的突分,把中国男篮内线的高大球员也带活了,此后连续出现易建联和周琦在篮下无人防守爆扣的精采场面,昨晚的比赛也是如此,郭艾伦一上场又是一个抢断反击,此后比分频频上升,一直保持到终场。对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打法,我觉得在对韩国队上半时以前,在宫鲁明头脑中这种快速灵活的打法大概还没占主要地位,通过郭艾伦上场、以及后来比赛的实践这种快速灵活的打法大概在宫鲁明头脑中才逐渐占主要地位,教练员对战术打法认识上的改变,直接导致和决定了场上的变化,这大概就是中国男篮前后判若两队的根本原因。
王忆诚: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身高都在 2米10左右,绝不能站着打,后来在打法上发生了变化,说明教练员在打法上有了不同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这也说明教练员头脑中的篮球理念对一个队来说是多么重要。
笔者: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后来宫鲁明大概认识到对易建联和周琦这样身材很高但很灵活的内线队员来说这种“站桩式”的打法并不适合他们,绝不能站着死打篮下,必须通过外围队员的突分来吸引防守队员解放中锋,这一认识的改变,使场上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中国男篮快速灵活的打法。
王忆诚:虽然开始短暂阶段中国男篮打的不好,但教练员很快就认识到问题所在,通过比赛实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打法,看到了自己的条件,即篮下有高大中锋等内线队员,外线有能突能投的球员,通过突分等打法把内外线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后来的比赛越打越好,主要原因还是教练员能很快发现问题,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正确的打法,在认识上有了很大改变。总得来说,宫鲁明临场指挥还是比较稳的,在人员更换方面能保持场上稳定的局面,攻防技战术变化也可圈可点。
笔者:对于一个队来说通过比赛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在认识上有个过程也是正常的。现在回过头来我想,如果当时不调郭艾伦到国家队,不用郭艾伦,而是用推进速度缓慢的控卫,中国男篮能不能夺冠也许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号。
王忆诚:那可就糟了!由于教练员在认识上很快发生了变化,后来快速灵活的打法在方向上是正确的,让人看到了希望,你有东西才能让人看到希望。
笔者:对,对中国男篮来说这些东西大概就是攻击性压迫性和破坏性很强的全场防守和半场扩大盯人防守、凌厉的抢断、快速反击、快速推进、外围准确的投篮和篮板球保证,一个队只有有了这些东西才能让人看到希望。
王忆诚:对!一个球队没东西不行,没高度没速度都不行,像日本队内线缺少高大灵活的中锋,这是日本队一个很突出的软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水平。中国男篮内线有好几个身高在2米10以上但却非常灵活的球员,这是非常优越的条件。另外,后来在比赛中中国男篮从始至终都采取全场防守,这一手也是非常厉害的!在内线,易建联和周琦两个大个子打内传内也充分发挥了身高优势,打的比较灵活;外围小个子能突能投,有了这些东西才能让人看到希望。
笔者:过去中国男篮怕紧逼是尽人皆知的,现在能打全场防守和半场扩大盯人,紧逼对方,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昨晚把菲律宾逼的够呛!
[话题2:中国男篮和内外线球员还需要提高什么?]
笔者:您觉得中国男篮、特别是内线和外围队员还存在什么问题?
王忆诚:过去外国强队是以高打我们,现在反过来了,现在是我们以大打小,在打法上体现了现在中国篮球的特点,快准灵,快准灵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表现在我们高大球员身上,我们有好几个身高在2米10以上的球员,但他们非常灵活,头脑清楚,技术动作比较全面,篮板球抢的好,脚步动作也很灵活,大个子不仅在篮下非常灵活,技术上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还能参加快攻,能持球突破,这些都是很先进的打法,在高个子身上能体现快准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小个子的速度和突破,我相信这些高个子今后会大有作为的。
笔者:是啊,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大个子要当小个子练,大个子要掌握小个子快速灵活的技术,小个子要更快更灵活,这一点现在在中国男篮身上已经有所体现,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王忆诚:易建联通过在NBA比赛得到很大的锻炼,这次亚锦赛比赛成为中国男篮主要的得分手,贡献很大,起到了核心作用,易建联现在已到非常成熟的阶段,中国男篮离不开他;周琦这么高的个子打的却非常聪明,头脑非常清楚,特别是他这么高的个子还能参加快攻,能抢地板球,还能运球突破过人,这是我近年看到最灵活的高个子,他在场上起的作用我看不亚于姚明,甚至比姚明起的作用还大,因为他非常灵活,从某种角度来说改变了中国男篮的打法,从这两个人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男篮的希望。如果他能进一步掌握半截篮〔指距篮筐三、四米的跳投〕,在篮下的威胁会更大,在三秒区一带接球后可以和易建联打高低位配合,如果打不成可以投半截篮,他在罚球线和三秒区内投半截篮还不像罚球似的,那么高的个子,谁能封盖得了。
笔者:对,过去咱们队〔滕〕大维的身材就和周琦差不多,也是细高佻,虽然大维的身高没周琦高,但在北京队和国家队打中锋时半截篮就很准,而且特点是直臂高手出手,出手时只用手指手腕的力量,很难封盖!如果周琦、包括易建联等高大球员能掌握原地转身或旱地拔葱的直臂高手出手的半截篮,那就更厉害了!
王忆诚:是啊,大维那手半截篮挺厉害,两米多高的个子,跳起来直臂高手出手,谁封盖得了啊!
笔者:另外我觉得周琦和易建联等高大球员还应该掌握跨步勾手投篮,尤其是周琦,他的身材和美国NBA“天勾”贾巴尔的体型非常相似,如果在篮下能掌握跨步勾手投篮,再加上半截篮,进攻技术会大幅度提高,在篮下变得会更厉害!
王忆诚:对,过去咱们北京队所有中锋都会半截篮和跨步勾手投篮,就连〔巨人中锋〕大杨〔殿顺〕都会。另外,易建联和周琦还要进一步提高策应传球技术,在这方面还显得有些不足。你想想,过去咱们北京队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93,但靠王〔瑞卿〕爷的居中策应配合打的非常灵活,王爷一拿球,芦诗连一空切就是一个漂亮的传切配合;王爷一传球,我和马家驿在外围一投篮,打进打出,完了,非常简单!如果中国男篮的高大球员能掌握这些技术,不仅进攻机会会变得更多,打的更加灵活,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
笔者:您再谈谈郭艾伦等外线队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