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训练谈老北京男女篮教学大纲
―――5―――
“练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
前文提到老北京男女篮在基本功训练上采用了中国京剧“富连成”科班天天练的方法,但老北京男女篮在基本功训练上还有一个原则即“练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何谓“练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 ?举例说明:
拿翻译来说,除某专业的笔译人员外,绝大多数口译人员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例如政治、经济、科学等等各个领域的词汇,掌握的越多翻译起来就越自由。特别是一些高级翻译人员,在给主宾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话题,例如主宾之间突然谈起环保方面的问题,作为翻译就必须掌握有关环保方面的词汇,这样才能流畅地进行翻译,而绝不能现翻字典,否则的话不仅不能胜任工作,而且还会闹出笑话。在这个例子中,翻译人员平时掌握各个领域的大量词汇就相当于“练时一大片”,换句话说什么词汇都得掌握,总有用上的一天;而在实际工作中给主宾只翻译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绝大多数用都是环保方面的词汇,这就是“用时一条线”。
篮球基本功、特别是个人基本技术涉及约一百多项,例如各种各样的传接球、切入、投篮、攻防脚步动作、掩护、策应等等,无论哪个位置的球员都要尽可能练习和掌握这些基本技术,这就是“练时一大片”。但在实际比赛中并不一定都能用得上这些技术。例如,中锋常常用跨步勾手投篮,而外围队员却很少能用上,但这并不等于说外围队员就用不着掌握跨步勾手投篮技术,外围队员也得掌握,一旦在篮下用得着时就能发挥作用,这就是“用时一条线”。相反,中锋常常用不上从外围持球突破,但也得掌握,比赛时一旦出现用得着的机会,中锋也能从外围持球突破。
再举一个打快攻的例子。
比赛中根据对方的防守进攻队员打快攻分好几种情况,例如二打一、二打二、三打一、三打二、三打三、四打一、四打二、四打三、四打四、五打二、五打三、五打四等等,比赛中遇到上述各种局面怎么打?在上述局面中还存在这种情况,以三打二为例,两个防守队员在三秒区内可能是左右横向各站一个,也可能是一上一下站着,遇到两个防守队员横站着怎么打?一上一下又怎么打?两个防守队员突然由横变纵、或由纵变横进行防守又怎么打?这些都需要在平时训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就是“练时一大片”,即什么样的快攻都得练!笔者打球时教练员张光烈就带领我们练过上述所有打法,例如三打二,当两个防守队员横向站着,进攻队员就应该从正面突破打起;当两个防守队员一上一下站着,进攻队员就应该从两侧突破,类似的这些打法笔者至今记忆犹新!通过平时训练这些打法几乎都达到“自动化”程度,老北京男女篮在基本功训练上遵循“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原则,上述讲的就是“细腻”。在比赛中一旦遇到三打二快攻,无论防守队员怎么变化都能应付自如,这就是“用时一条线”!
比赛中常常看到明明是三打一或三打二极好的局面,进攻队员却打不成,原因是缺乏“练时一大片”,平时训练中缺乏上述例举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训练不够细腻,所以比赛时就做不到“用时一条线”,所以连三打一都打不好!
再拿外围队员攻中锋球来说,攻中锋球有各种各样的传球方法,而现在很多球员几乎就会一个原地站着“拍照片”式的传球,防守队员一旦贴身防守就不会传球了,这也是缺乏“练时一大片”所造成的!
还有,比赛暂停时经常看到教练员用战术板临时画战术进行布置的场面,如果平时练过这样的战术就用不着再画,教练员只要说打什么战术球员立刻就能明白,教练员之所以临时画战术打法,估计平时大概就没练过,在战术训练方面缺乏“练时一大片”,所以在比赛中不得不临时画战术图进行布置,结果画了半天也不见效果!
“练时一大片”指的是训练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比赛中可能用得着的技术或打法,内容包罗万象,故称“一大片”;“用时一条线”指的则是运用,所运用的只是“一大片”中的某个技术或打法,故称“一条线”。没有“练时一大片”就没有“用时一条线”,要想把“一条线”用好,平时必须进行“一大片”的练习,这就是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