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竞技体育两种体制在“斗法”-2

标签:
体育 |

竞技体育两种体制在“斗法”!
“金字塔”基础最下层的工矿企业学校事业单位和部队已不像以前那样有各种性质不同的篮球队,行业半专业篮球队也早已不复存在,基层篮球运动几乎已无中坚力量可言!现在虽然有群众性的业余公开篮球赛和以大学生为主的CUBA篮球赛,但无论从覆盖范围参加人数上来看,与过去大中学班班有球队几乎人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局面相比已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中小学校的体育活动萎缩的极为厉害,学校体育课只处于集体做做体操然后就放羊的松散状态,更有甚者下午课后学校就把学生赶出校门实行静校的措施,即便有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也只占少数,学生身体素质和身高明显下降!由于这些原因举国体制的塔基已基本遭到瓦解,丧失了扎实雄厚的基础!
文革后全国各城市的业余体校逐渐减少,过去区区有业余体校的现象已很难看到,作为“金字塔”的中间环节和向专业队输送人才的功能已大幅度萎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各大中小城市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篮球学校和篮球夏令营,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代替业余体校的功能,但从覆盖范围和数量上来看并不能和以前的业余体校相提并论,而且在性质上也有很大不同!过去业余体校采取的训练方法基本沿袭了专业队的训练方法,而现在的篮球学校和夏令营除少数由专业人士开办的以外,很多是以趣味篮球为主而开办的,青少年学员虽然也能学习运球传球等基本技术,但学的更多是耍球,有的训练科目脱离学员实际,甭提孩子就是专业队球员也并不一定能做到!以前业余体校的训练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篮球基本功开始逐渐提高,学员比较固定,接受训练的时间比较长,而现在的一部分篮球学校和夏令营不仅在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上存在很大不同,而且学员接受训练的时间非常短,因此这种形式的篮球学校和夏令营能不能完全代替以前业余体校的功能,能不能成为向专业队输送人才的渠道,笔者个人表示质疑!
如前文所述,以前业余体校教练员都具有很高水平,所培养的佼佼者可以直接进入专业队,但现在一部分篮球学校夏令营的教练员并不具备以前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水平,其中个别还聘请了洋教练,而这些洋教练所教的内容并不一定符合我们专业队对球员的要求,个别洋教练在训练学员基本功上还存在严重的错误,例如在训练防守基本脚步动作时竟然教学员采用“外八字”,可谓误人子弟!
另外,过去业余体校是以提高学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为目的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当地市体委,并非营利单位;而现在的篮球学校和夏令营很多都是个人开办的,是营利单位,二者在性质上存在很大不同!性质不同导致功能不同,目的不同,所起的社会作用也不同!总之,由于业余体校大幅度缩水,使专业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人才来源!
1.
展的大方向,但现在有的领导不仅很难运用唯物辩证法和两点论来指导球队,正确掌握球队的发展方向,而且存在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特别是一些领导不懂业务,不仅很难把握球队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球队在发展方向上出现问题与偏差后也很难发现和觉察,导致球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于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看重政绩,所以没有远大目标和眼光,不重视培养本土教练,而是为达到急功近利的目的聘请洋教练,一旦洋教练未能如愿以偿就立刻更换洋教练,如此反复使中国篮球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水平大幅度下滑!
2.
如上所述,近二十年来由于中国男女篮教练员主要由洋
教练担任,本土教练受到很大冲击,过去中国男女篮教练员都是由本土教练担任的这一结构遭到很大破坏!拿中国男篮来说,在这二十年中本土教练几乎失去了在亚洲和国际大赛中锻炼的机会,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大大降低了本土教练的水平。由于洋教练当道,其直接后果就是使中国男女篮在攻防技战术打法与风格上大幅度丢掉了中国篮球元素,特别是中国男篮,变成了“四不象”!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举国体制“塔尖”的中国男女篮无论在教练员结构上还是攻防技战术打法上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中国男女篮目前水平下滑的重要原因!
2.球员结构:
3.攻防技战术打法变味:
如前文所述,在举国体制下专业队在攻防技战术打法和风格上可谓充满中国元素,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篮球打法与风格!而现在由于外援在赛场占据主导地位,外援的单打独斗浸蚀了中国篮球的肌体,生搬硬套别人的挡拆打法使中国篮球赛场上的打法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元素越来越少,外来的并不符合中国篮球特点的打法则越来越多,从而把中国篮球演变成只会打挡拆和投三分球极其单调的状态!过去把全场紧逼是当作一种积极主动的打法,现在却变成“救命稻草”;过去快攻得分占总得分的1/3,现在却少的可怜!过去急停跳投是主要的得分“武器”,现在却很难看到!过去进攻十分快速,现在却打的慢慢腾腾!过去防守上善变多变,现在却把一种防守一竿子插到底!过去攻防技战术打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篮球特点,现在的打法却变了“味”!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中国篮球还是“中国篮球”吗!?
4.“国内练兵、一致对外”:
6.提高与普及脱节:
在职业化体制下各俱乐部球队的主要的任务就是在CBA赛场夺冠,广大观众除花钱买票到体育馆看比赛外,很难奢望俱乐部球队下基层进行表演赛和进行示范教学,这就造成提高与普及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
7.思想意识:
例几个例子。过去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教练员会议,共同研究交流训练比赛经验,在职业化体制下能不能也采取这种方法,这对各俱乐部教练员水平的提高大概也是有利的吧。过去中国篮球水平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练员水平高,中国篮球职业化后要发展成高水平必须重视对本土教练的培养,而绝不能单纯依靠洋教练!
过去各省市队各自进行梯队建设储备后备力量,现在有条件的俱乐部应重视这个问题,没条件或条件不足的俱乐部也应该逐步创造条件进行梯队建设,单靠“买”球员并非长久之计!
过去专业队由于重视基本功训练所以队员的基本技术都比较好,这一条无论在举国体制下还是在职业化体制下都是适用的!而最重要的是职业化球队必须具备高水平,你职业化体制再好,再完善,球队水平不高谁会去看你的比赛!?球队是否具有高水平它不仅决定球队在CBA职业联赛的名次和地位,更直接影响着球市的兴旺!但是,职业化体制下的各俱乐部球队要成为高水平球队必须迅速扭转现在这种只会打挡、投三分球和缓慢进攻的现象,俱乐部教练员首先要好好学习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认真弄懂什么是“三把利剑”,每把“剑”各有什么内涵,应该怎么挥舞“三把利剑”,如果连这些不懂仍然走打挡拆投三分球缓慢进攻的老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那么你职业化体制再好、再完善、再优越,中国篮球在职业化体制下也不会有什么新的起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