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新解

(2014-10-09 10:34:55)
标签:

体育

旧文新解

[注:该文是去年亚锦赛后一位老队员写的评论,一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此文仍然有很大现实意义!现将该文有关部分重刊登如下]

―――――――――――――――――――――

三.体制机制赛制全运会不是败因

目前部分人认为,举国体制、运作机制、CBA赛制和全运会是中国男篮马尼拉溃败的原因,作为一种看法和观点可以存在,但对中国男篮来说则有片面性。在同一蓝天下就运动成绩而言,中国有诸多优势项目仍然是在举国体制下长盛不衰和崛起的,而中国男篮近40年来生存、发展、崛起、15次亚洲冠军、世锦赛八强和奥运八强也一直是在举国体制的机制之下所获得的。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制结构调整的发展的形势之下,举国体制已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瓦解,篮球发展建设的布局和结构已和以前大不相同!另外,CBA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和影响了中国篮球的发展与提高,这一点是有目共睹无可非议的!为迅速发展提高中国篮球运动水平,重塑体育社会化、职业化、产业一体化—向经济实体迈进,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既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又要符合篮球运动自身发展特征的体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体制、机制、赛制和全运会,绝对不是输韩国、败伊朗、被中华台北逆转触底失败的原因和根源。

四.崇洋媚外才是男篮触底失败的根源

为什么十几年来中国男篮在世界篮坛始终没有新的突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找出失败原因吸取教训,找出触底根源纠正错误,奋起直追重新崛起。

天津亚锦赛暴露出来的球队老化,以及伦敦奥运会上的触底惨败,中国篮协面对所有舆论、批评、意见和建议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中国篮球十几年来,教练请洋人、比赛靠洋人、战术仿洋人、术语学洋人,陷入“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潮。“崇洋媚外”是中国男篮青黄不接、停滞不前和暴跌触底的根源。十几年来洋教练们一直沿用了中国男篮数年首发阵容,看不到新面孔,新陈代谢失调。致使老将不堪重负,关键时刻体能不支,最终导致台北之战,第三节彻底崩溃……。从而拖垮了伤病缠身的王治郅、朱芳雨和王仕鹏,彻底摧垮了中国男篮十几年来赖以生存的不朽阵容,连点可怜的士气和勇气瞬间荡然无存,比赛结束前几分钟易建联下场,剩下的只有俯首受辱了。造成中国男篮后继无人青黄不接,其中除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作祟外,更重要得原因是洋教练们只会用人,不会练人,造成中国男篮技术停滞不前,年龄偏大伤病不断移动缓慢,直到现在一遇全场紧逼便无奈,全场进攻推进速度缓慢,半场进攻运球不断,唯一会打的只有高位挡拆,这样球队不输才怪。十几年来中国男篮在五位欧美教练调教下,最终把中国男篮推向万丈深渊。这就是“崇洋媚外”付出的残酷代价。

据有关报道中国篮协又要组织中国教练员赴美学习和举办美国体能教练讲习班。聘外教、请外援、彷美国绝对改变不了中国篮球的命运。此举是劳民伤财,瞎子点灯白费蜡。希望中国篮协快快觉醒,把好关,踩准点,采取果断措施。摆脱崇洋媚外的困境,弃洋复中,还我中华。发扬继承我国以小打大,以大欺小的灵活、快速、多变的传统风格;遵循篮球运动发展规律,转变观念扔掉洋拐棍重整旗鼓,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才是提高我国篮球水平的唯一途径。

另外,现在很多队连身体训练都聘请洋教练,在没有洋教练时我们在亚运会、亚锦赛不仅拿了许多冠亚军,而且身体训练也搞的很好,难道现在我们连身体训练都不会了吗?连身体训练都得依靠洋教练这根拐棍?中国篮球在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素质身体训练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继承这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可以请中国武术教练作球员们的体能教练,学习中国武术在手眼身法步方面的训练经验,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写于 2013/8/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