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人小配合是球员的“加减乘除”!
南京青奥会篮球比赛采取三打三形式,看了中国队的比赛后感觉,中国球员还不太会打三打三,主要还是凭借个人能力,最突出的一点是外围队员把球传给中锋后两个人站着看,看着中锋一个人来结束进攻!而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中的三打三却与此完全不同,外围队员把球传给中锋后是配合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三打三小配合也好,两个人小配合也好,都是集体配合的组成部分,集体配合是建立在这些小配合基础上的。例如老北京男篮打的“三角配合+边线策应”配合就是由左侧的三个人和右侧的两个人配合所组成的,形成一套完整的战术配合,所以说仨人小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它既简单又实用,就像小学生学的加减乘除一样,是球员必须掌握的配合。但是,在青奥会上参赛的中国球员似乎还没掌握这些“加减乘除”,缺乏应有而且是最基本的配合能力与意识,它反映了年轻球员在这些方面训练的缺失!
其实,青奥会篮球比赛采取三打三的形式是最好打、最容易打小配合的一种形式,打起来非常好看!三打三俗称“斗牛”,在老北京男篮的训练中三打三“斗牛”占了一定的比重,除训练外,队员平时自己练习时几乎天天三打三“斗牛”!配合打起来变化多端,十分有意思,它是锻炼和培养队员配合意识与个人能力非常好的手段!所以那时队员人人都喜欢“斗牛”,几个人凑起来就分拨一锅,例如规定五个球一局,哪三个人输了就下来再换上三个人。令笔者惊讶的是,如今的年轻球员怎么连三打三“斗牛”都不会,攻中锋球后怎么站在哪里看着,不知道怎么跑位怎么配合,如果连这些都不会,那么五个人比赛时肯定打不好集体配合!这又让笔者想起来CBA比赛时外围队员攻中锋球后站着看的现象,简直是完全相同的现象!笔者又想,难道这些球员没练过三打三小配合吗?平时三打三“斗牛”时只是个人单干吗?不知道应该怎么配合吗?!一个小学生必须会加减乘除,学英文时必须会ABCD,三打三小配合就是所有年轻球员和专业队球员必须掌握的“加减乘除”和“ABCD”,如果连这些都不会以后怎么学更深的“数学”和“语法”!
三打三小配合的打法可谓“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别看只有三个人,可一打起来其配合变化无常,下面介绍最常用、最简单的六种仨人小配合:
1.
三打三左侧小配合-1:

在这个配合中需要注意的是,中锋必须在移动中接球,或者外围队员在上下移动或运球中攻中锋球〔图中4号向上运球攻中锋球〕,两个人错开角度!绝不能站在原地采取“拍照片”的方法攻中锋球!4号攻中锋球后立刻在摆脱假动作,然后按图中所示向篮下空切接中锋策应球进攻!如果4号没机会,1号立刻包抄到中锋身前接球跳投!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其他的进攻机会!
2.
三打三左侧小配合-2:

该配合是中锋位于罚球线一端,4号攻中锋球从底线方向空切,中锋5号可以传球给4号进攻;如果没有机会,1号立刻快速移动到中锋身前接球跳投。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外围队员在空切时必须做摆脱假动作!
3.
三打三左侧小配合-3:
该配合是由1号攻中锋球,在仨人小配合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谁攻中锋球谁先空切移动!”,这一点是三打三小配合中最重要而且必须遵守的原则!否则的话就会不仅会乱跑“撞车”的现象,而且会打乱进攻节奏!1号攻中锋球做摆脱假动作后立刻从中锋身边空切,空切时一定要切的“薄”,即要擦着中锋身边跑动,只有这样才能把防守队员“掖”在中锋身前摆脱防守队员的防守!1号如果没有就会,4号立刻移动到中锋身前接球跳投!
4.三打三小配合-4:

该配合是中锋位于罚球线中间,1号和4号分别站在两个后卫的位置上,谁先传球给中锋谁先空切移动!另外一个人几乎同时空切移动,两个人在中锋身前几乎同时形成交叉跑动,中锋可伺机传球任何一个人。例如,4号接球后及时分球给1号,1号可以向篮筐抛球,4号跳起完成空中接力爆扣!
这个小配合看起来好象有点复杂,其实很简单,去年7月份笔者在山东省郓城篮球夏令营教中学生时,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配合,其中一个小个子学生抛球抛的非常好,另一个身高
1.90米左右弹跳力很好的高中生几乎完成了空中接力,只不过扣篮扣的不太脆罢了!不客气地说,这些中学生打的这个小配合比青奥会中国球员打的还漂亮!这么说并不是贬低青奥会中的中国篮球,如果青奥会中国球员练过这个小配合,肯定比中学生打的好多了,漂亮多了,但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掌握这样的小配合打法!
5.三打三小配合-5:

该配合是外围队员利用中锋做定位掩护摆脱防守队员展开配合。三打三时多采取人盯人防守,如果对方盯的紧,4号可以和中锋站在一起,两个人身挨身,然后4号突然向左或向右任意一方快速移动切出,1号可伺机传球给4号进行进攻;如果4号移动到左侧45度角位置接球,就可以展开上面介绍的配合。
6.三打三小配合-6:

这个配合称为“重叠攻中锋球”,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配合是老北京男篮独有的一个配合,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无论在NBA还是在CBA笔者还没见过有哪个队打过!
这个配合有一定的难度,1号可以传球给4号,也可以运球到4号身前或身后,和4号两个人形成重叠,即一前一后,两个人既可以都面向篮,也可以面面相对。当两个人形成重叠后就开始变“魔术”了!1号可以自己持球攻中锋球;1号也可以在4号身后或身前手递手把球交给4号,这时防守队员很难判断到底是谁持球、到底是谁攻中锋球!假设,1号攻中锋球,1号先空切跑动,与此同时4号也拆开向罚球线空切移动,中锋可伺机分球给1号或4号。这个配合的精采与奥妙之处就在于,两个人谁都有可能持球和攻中锋球,两个人几乎同时分别向两个不同方向空切移动,令防守队员极难防守!要很好地完成这个配合,主要在于1号和4号两个人之间的默契!
笔者设想,如果参加青奥会的中国球员会这个配合,保管把外国队打的晕头转向!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三打三小配合的要领:
1.
中锋一定要在移动中接球!
2.
外围队员一定要和中锋呈反向移动或运球过程中攻中锋球!
3.
谁先攻中锋球谁先空切移动!
4.
外围队员在空切移动前必须做摆脱假动作!
5.
上述例举的左侧小配合也适用于右侧。
6.
上述所有小配合中,如果两个外围队员都没有接球机会,中锋可以通过传球假动作自己进攻,外围队员抢篮板球!
所例举的上述三打三小配合不仅是专业队球员必须掌握的,也适合业余队球员,连中学生都能掌握,专业队和业余队球员就不能掌握吗,肯定能掌握!但让笔者纳闷的是,为什么参加青奥会的中国球员却未能这些小配合打法,问题出在哪里?能怨球员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