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挡拆”的利弊
“岸芷郁青”网友留言道:「高位挡拆适合快速灵活有力量的后卫,咱们没有身体素质这么突出的后卫。就我以为如果咱们非要打挡拆,为什么不在底线打挡拆,球往上线走?如果这样形成挡拆后的换人,持球人切入应该比上线挡拆后切入容易啊。是因为持球人怕在底线被夹击么?请求前辈解答。」
笔者十分赞同“岸芷郁青”网友的看法!“岸芷郁青”网友的留言首先表明他的思维比较灵活,不墨守陈规!虽然现在全世界球队几乎都在打“高位挡拆”,“高位挡拆”几乎成了世界篮球“统一战术”,但在这种背景下“岸芷郁青”网友能敏锐地看到“高位挡拆”的不利之处,并不随波逐流,提出不同的看法,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本来嘛,篮球技战术打法多了去了,为什么就不用?为什么不去寻找和制订适合自己球员特点的打法,为什么现在中国篮球很多队都全生搬硬套NBA的“高位挡拆”打法,为什么亚洲篮球、欧洲篮球各队也照猫画虎地学NBA的“高位挡拆”打法?思维方式为什么那么死板凝固?!如果教练员球员的头脑这么僵化,那是十分可怕的,是最要命的,它严重阻碍了篮球技战术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分析美国NBA球员为什么那么热衷于“高位挡拆”打法?NBA球员身体素质超群,罚球线起跳就能爆扣!中国球员有几个能行?!另外,NBA球员个人技术好,讲究个人单打独斗,特别是NBA球员变速变向突破能力极强,就这两条他们打起“高位挡拆”来如鱼得水、驾轻就熟!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大概谁都明白,外围队员持球突破时篮下拉的越空越好,一旦突进去篮下没人补防最容易得分!基于上述诸因所以NBA球员特别喜欢打“高位挡拆”!换句话说“高位挡拆”对NBA球员来说是一种能充分展现他们个人技术与魅力的配合形式,因此几乎所有NBA队都离不开“高位挡拆”打法!
“高位挡拆”打法多在三分球线外进行,距离篮下较远,如下图所示:
图中说明打“高位挡拆”时战线拉的很长,距篮下较远,但这一点对NBA球员来说并不构成问题,不仅不构成问题,对他们来说反而有利!只要通过变速变向过了防守队员一个箭步就能起跳爆扣!问题是中国球员能这么打吗?有这种能力和技术吗?在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虽然成功挡拆,但很多时候是持球突破球员刚过了防守队员不是马失前蹄栽倒在防守队员怀里,就是运球失误被对方打反击!
对中国球员来说“高位挡拆”打法并不是不能用,但从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角度来看并不太适合中国球员!中国球员应该打那些适合自己特点的打法!而哪种打法适合自己还要根据球员的特点来决定和制订。
“岸芷郁青”网友在留言中说道:「如果非要打挡拆,为什么不在底线打挡拆,球往上线走?如果这样形成挡拆后的换人,持球人切入应该比上线挡拆后切入容易啊。」笔者觉得他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在底线或在45度角打挡拆距离篮下较近,我们可以称之为“低位挡拆”,如下图所示:
打“低位挡拆”距篮下也就
6米左右,对防守队员来说更具威胁!另外,打“高位挡拆”时高大中锋是拉出去到三分球线外附近,虽然可以顺下接球进攻,但从中锋的作用来看并不十分有利,如果没有顺下机会或中锋脚步移动不那么快速灵活的话,中锋充其量只能起“挡”的作用,而把中锋在篮下发挥杀伤力的作用给“废”了,得不偿失!
打“低位挡拆”相对来说中锋距篮下较近,容易也有利于发挥中锋的作用,似乎更适合中国球员的特点。
下面通过战术图来说明“低位挡拆”的几种打法:


上面无论是打底线挡拆还是打45度角挡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中锋“拆”后距篮下很近,既可以发挥中锋“挡”的作用,又可以发挥中锋在篮下的威力,二者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比打“高位挡拆”有利得多,而且更适合中国球员的特点!
通过对“高位挡拆”和“低位挡拆”利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最重要的是作为教练员和球员的头脑不能僵化,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跑!要提高球队的水平,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技战术打法,如同穿衣一样,别人的衣服再漂亮,穿在自己身上并不一定合身,还得量体裁衣穿适合自己身材的衣服,那才是最漂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