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2013-11-27 15:48:29)
标签:

体育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美国NBA球星科比的跳投不仅为人所熟悉,而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殊不知跳投技术动作却是上世纪中叶由中国人发明的,发明跳投技术动作的就是1951年任中国男篮队长的黄柏龄黄柏龄在上世纪1946年创造了跳投技术动作,并在1947左右全面掌握了原地跳投、转身跳投和急停跳投等技术动作。美国NBA球员则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才开始掌握跳投技术动作的,要比中国篮球运动员晚好几年!

  解放后,中国篮球男女运动员都熟练掌握了原地跳投、转身跳投和急停跳投等技术,在国内外一系列比赛中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中国篮球“三把利剑”中其中一把就是突分跳投!无论是原地跳投、转身跳投还是急停跳投都具有很强的突然性,特别是当进攻队员做投篮假动作防守队员跳起落地的一瞬间,进攻队员利用时间差做原地跳投往往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当进攻队员做各种传球假动作防守队员偏向一侧的瞬间,进攻队员迅速反向做转身跳投往往令防守队员防不胜防;进攻队员在持球突破过程中突然“急刹车”做急停跳投,防守队员不仅很难封盖,而且往往只能望洋兴叹!所以无论是哪种跳投不仅都具有很强的突然性,而且由于距离篮筐不太远命中率也很高,这一点是原地跳投、转身跳投和急停跳投的最大特点,是任何位置的球员都应该掌握的技术动作!

   下面我们通过亚锦赛时中国男篮对韩国队比赛时的一个截图来分析急停跳投动作,请看下图: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做急停跳投动作是中国男篮15号〔可能是刘晓雨吧〕,图中已把他的动作说的很清楚。需要注意的是,15号在接球一刹那是面向左侧边线方向的,但跳至最高点出手时身体已正对篮筐,也就是说他在接球后身体呈90度转体面对篮筐,滞空时身体和地面垂直,稳定性非常好!为什么15号能把这个动作做的这么好,关键在什么地方?关键就在他右脚跨出一步降低身体重心接球时右脚脚尖已扭向篮筐,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当左脚踏地起跳时他的双脚脚尖已完全对着篮筐,所以不仅能完成转体,而且身体重心非常稳定!

   有的球员做急停跳投时往往身体向外甩出,滞空时缺乏稳定性,导致不能稳定出手而降低命中率,请看下图: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韩国队这个球员为什么在出手后身体向外甩?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接球一刹那时右脚脚尖没扭转过来,是指向罚球线方向的,不仅如此,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起跳时双脚脚尖仍然指向罚球线方向,并非对着篮筐,因此导致他在空中身体是倾斜的,出手后身体向外甩出,整个动作缺乏稳定性。

  通过上面两个技术动作说明,当接球后做急停跳投时,无论是哪支脚落地接球,在落地瞬间脚尖一定要尽可能指向篮筐,另一支脚跟随落地时也要指向篮筐,这样才能利用腰腹力量完成转体面对篮筐,滞空时身体才能和地面垂直,使动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

  另外,在看比赛时我们常常能看到有的球员在做跳投时出手好象很费劲,整个动作显得不太协调,不是在最高点出手,而是身体往下落时才出手,这些现象都说明没有很好地掌握跳投技术动作。那么,怎么才能掌握在最高点顺势出手的技术动作呢?老北京男篮在训练刚刚入队的年轻队员时常常用“跳跳投!”的训练方法让年轻队员体会和掌握出手时间。请看下图:

长人:急停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所谓“跳跳投!”的训练方法是让队员持球在原地轻轻跳三次,这里所说的“跳”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跳,而是用双脚在原地轻轻地“颠”三次,形象地说就是双脚只离地面一寸多高,要颠〔跳〕的非常轻松,非常放松,当第三次觉得跳至最高点的一刹那就顺势出手〔既不要求投中,也不要求投多远〕,这时出手时会感觉一点也不费劲,既快速又柔和,这就是正确的出手时间!通过练习如果有这种感觉时就可以说已经掌握了在最高点出手的时间,掌握了“跳跳投!”的技术动作。动作巩固后再进一步要求跳的高,把球投中。按照上述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会掌握正确的跳投技术动作和出手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