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叫我嘉辉”网友“这个战术怎么样?”
“叫我嘉辉”网友[
]在新浪微博上对本博克问道:“这个战术怎么样?”,下面是他说的战术配合:

该配合实际是快攻结束段前场三打三的一个配合。图中所示的前场三打三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可以这样打,当然在前场还有其他打法,后面再说。但是,从全场角度来看,笔者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后场推进上,也就是说出现在2号球员身上,图中所示是2号接1号球后向前运球,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首先,2号是原地接球,这在快攻推进中是最慢、也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所不提倡的接应方法,很明显,原地接应不利于快速推进!无论是发动快攻还是向前推进都要争分夺秒,争取速度!这一点是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其次,2号球员接球后是运球推进,然后传球给提到三分球外的3号球员。从后场向前场推进传球是最快的,运球速度再快也赶不上传球速度!后卫在后场接球后喜欢运球推进,这是目前很多后卫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甚至由此产生“运球狂”,严重影响了推进速度,甚至会贻误快攻机会或导致不能迅速组织和展开半场进攻!这一点是图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笔者觉得如果按照下图所示这么打,也许更好,推进速度会更快:

当1号接界外球的同时,后卫2号先做反向摆脱假动作,然后急停急起做“跑勾”接应动作,即跑弧线在行进间接应〔注:这时1号球员有N个传球机会〕,接球后“手不黏球”地迅速出手传球给3号球员!这么接应和推进要比在原地接应和运球推进快得多!快攻和推进就得争分夺秒,一切动作都得在快速移动即行进间完成!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行进间“跑勾”接应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的宝贵经验,经常浏览本博克的很多业余队球员大概差不多都会了,但遗憾的是从比赛中来看我们很多专业队球员却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另外,在前场还可以这么打:

中锋5号提到罚球线居中策应,接球立刻高举球转身面对篮,此时3号和4号根据防守队员情况可分别向篮下空切,接中锋策应球进攻。这么打篮下空间更大,有利于进攻!3号〔或4号〕空切后接球如果受阻,可分球给4号〔或3号〕进攻或投篮,3、4号如果没机会,中锋还可以自己进攻,如果这么打会有三次进攻机会。另外,破全场紧逼时也可以这么打,类似破紧逼通过两个策应的“一条龙”战术。
以上供“叫我嘉辉”网友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