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 怎么国奥也不会破全场紧逼?!

(2013-06-29 12:22:03)
标签:

体育

           怎么国奥也不会破全场紧逼?!

  上一场国奥开门红,赛后很多网友都说国奥打的有点像以前的中国男篮,笔者也听到几位老教练、其中包括其他项目的老教练也说国奥打的不错,有点以前中国男篮的“味道”,大家的看法似乎比较一致。当然,这与对手的水平也有点关系。

昨晚国奥对澳队开局打的不错,曾一度领先对方。但是,当澳队在落后形势下突然采取全场紧逼防守后国奥就处于十分被动地位了!这里笔者先说两句,在NBA,只有在比赛第四节最后几十秒才装模作样程序式地打全场紧逼,在CBA几乎也一样,跟着人家屁股后面学,不是把全场紧逼当作一种积极主动运用的防守,而是当作“救命稻草”来运用的,所以无论在NBA还是在CBA,第一节内就打全场紧逼的局面是极为少见的!而中国传统篮球是把全场紧逼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有时开局跳球后就立刻打全场紧逼力争占据主动!比分领先时也打全场紧逼以求进一步迅速扩大战果!因为全场紧逼和快攻、突分中投是中国传统篮球战胜外国强队的“三把利剑”之一!从这一点来看,澳队在第一节比分落后时敢于果断地打全场紧逼,可以看出他们是把全场紧逼当作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来运用的,而不是当作“救命稻草”来运用的!不禁令人刮目相看!过去我们打外国强队的“杀手锏”,现在却被澳队用来打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已把这把“利剑”丢的差不多了!

话说回来,当澳队突然采取全场紧逼后,国奥连续三次破紧逼失败!比分迅速变成1017而处于被动地位!首节结束时国奥以15-21落后澳队。国奥是怎么破紧逼的呢:底线发界外球后,后卫运球,澳队采取紧逼贴身防守,国奥后卫被迫停球,停球后不是向前传球,而是向后传球!然后由接球队员再慢腾腾地运球过半场,这一传一运就用了十几秒,等到再组织半场进攻时所剩时间无几,不得不在外围仓促远投,连续三次远投不中,被澳队打成快速反击,比分一下子成1710!国奥之所以最后以5964败北,可以说在第一节没破好对方的全场紧逼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不会破紧逼是这场球国奥暴露出的最大问题

其实破紧逼很简单,中国传统篮球破紧逼采取的是“一条龙”战术:发底线界外球时,准备接球的后卫“跑勾”〔弧线〕横动把防守队员压在身后,接球后不运球而是原地转身高举球面向前场,与此同时中锋或前锋在罚球线附近横动准备接球,后卫把球传到前场,形成以多打少或三打三、二打二的局面!也就是说通过两个策应来破对方的紧逼,这是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打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条龙”破紧逼要遵守两个原则:

1.        发底线界外球时一定要“纵传球、人横动〔跑勾〕

2.        接球的后卫千千万万不要随便运球,既不能往边线运球,更不能往中线与边线的夹角处的“死亡陷井”里运球!一旦随便运球就意味着你手中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出去了,停球后只能等着被对方夹击!〔见后附图〕

所以说,纵传球、人横动“跑勾”,接球后原地转身面向前

场,通过两个策应就可以轻松破对方的紧逼,一般来说用34秒球就可以到前场!

    而国奥破紧逼时恰恰不是这么做的,原地接球,或向后跑接球,人不是“跑勾”横动,而是纵动,接球后不是高举球原地转身面向前场,而是立刻运球,被夹击后不是迅速向前场传球,而是向后传球,然后再慢腾腾地运球过半场!这种破紧逼的方法完全违背了“一条龙”破紧逼打法的原则与要求,所以连续三次破紧逼失败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不仅国奥怕紧逼,中国男篮也怕紧逼!全场紧逼过去是我们的强项,现在反而成了我们的“软肋”,让人家用曾是我们的“杀手锏”来打我们,实在可悲!说实在的,看着国奥被澳队紧逼的不知所措的那个样子,实在替他们着急,其实就是那么一层窗户纸,一点就破,一点就会!可国奥和中国男篮就是不会!你说让人着急不着急!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丢掉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是个多么严重的问题!用一两堂训练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可洋教练执教了十年都未能解决!你说气人不气人!

长人: <wbr>怎么国奥也不会破全场紧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