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守助攻”
“强守助攻”,乍一听这句话好象又是NBA的“舶来品”,大概又是NBA先进的篮球理念。其实,这句话和NBA没一点关系,它是前国家男篮陈文彬在1959年总结当时一系列国际比赛经验时提出来的,距今已有50多年了。
进攻和防守二者是辩证关系,在篮球场上进攻和防守是交替使用的。进攻和防守是比赛中的两个方面。进攻是为了得分,防守是为了保住得分。在攻防一个回合中,攻方得了2分后,只有在防守时不让对方得分才能保住那2分,如果防守时让对方也得了2分,进攻时所得的那2分则等于“零”,比赛双方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是谁都知道的简单道理。为了保住进攻时的得分,防守时一定不能让对方得分,因此就必须有强势的防守、即“强守助攻”。
要做到“强守助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防守要积极性:
防守时必须积极,从某种角度来说,防守就是个累活。防守如果不积极,什么防守的集体性、攻击性、压迫性和破坏性等一切都免谈!那么防守的积极性又集中表现在什么地方?最主要表现在防守滑步上。什么是积极滑步防守?形象地说,就是对方球在哪里,防守队员要“一窝蜂”似的朝球移动,在对方球前形成密集的防守阵势,让对方持球队员一看,眼前全是人。对方球一转移,五个防守队员又随球移动形成密集防守队形。对方持球突破时有防守队员“关门”;对方突破后有内线补防、协防;对方投篮时防守有封盖,等等,这才叫积极防守。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讲究,防守时五个人要当七个人用,指的就是这一点。
但是,光有积极性还不行,防守队员还得掌握防守的脚步动作。前天看CCTV5体育频道采访易建联的一个节目,中间穿插了中国男篮训练的镜头。令笔者惊异的是,中国男篮一个内线队员在防守时竟然不会滑步,而是左脚挪动一下,然后右脚又挪动一下,两脚一前一后地挪动,脚步动作显得非常缓慢而笨拙,难怪比赛时他防守不好,尽用胳膊肘顶人家,一顶一犯规!原因就是不会滑步。
防守脚步动作主要有“横滑步”、“击剑步”和“拳击步”等。“横滑步”时身体重心放在双腿之间,并用前脚掌着地〔绝不能全脚掌着地!〕,双脚前脚掌擦着地皮同时移动,这种脚步动作主要在对方横向移动和后撤贴身防守时使用。“击剑步”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双脚基本呈倒T字形、即后脚稍横置,前脚脚尖朝前〕,主要用于上前防守和抢断球时使用,脚步动作具有突然性和攻击性;“拳击步”脚步动作轻盈快速,主要用于跟随对方无球队员时使用。这些基本的防守脚步动作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另外,中锋还得掌握绕前防守的脚步动作。不掌握这些脚步动作,防守积极性也是空谈。
2.
一个队要做到“强守助攻”还得掌握多种防守形式,即各种形式的联防、半场盯人、半场扩大及松动盯人、2/3场扩大盯人、半场和全场紧逼以及各种形式的混合防守。这样才能根据对方进攻的特点采用合适的防守。如果不掌握这些形式,防守积极性就不能落到实处。
3.
要做到“强守”还得“善变”、“多变”。比赛时绝不能将一种防守“一竿子插到底”!例如,一守联防就全场都是联防,一点变化也没有;一守盯人就四节全是盯人,连个联防都不会变,等等。比赛时如果把一种防守一竿子插到底,对方很快就会适应这种防守,使进攻变得轻松。要做到“强守”,必须“善变”、“多变”,“善变者强”,只有“善变”、“多变”才能做到“强守”!
“强守助攻”这一概念从它提出至今虽然已有50多年了,但今天它仍然保持其先进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它说明,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有着无比丰富的内容。问题是,今天的中国篮球能不能重视它、挖掘它,为今所用。一个国家篮球的动力首先来源于自己的传统打法,其次才是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这一点绝不能本末倒置!
另外再说一句,“强守助攻”不仅指专业队而言,就是业余队也应该尽可能做到这一点,使自己的防守越来越强势,就越能保住得分,赢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