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五六十年代中国第一巨人中锋

标签:
体育 |

五六十年代中国第一巨人中锋
有网友留言说70年代成都军区篮球队有个 2.30米的中锋叫“赖大伟”,问本博克是否有此人,想证实一下。
据笔者所知,六十年代成都军区篮球队并没有这个巨人中锋,也不叫“赖大伟”。那个巨人中锋是叫石挪威,是当时四川男篮的中锋,身高约2米20左右,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第一高中锋,石挪威所在的四川男篮打过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并拿了冠军。
六十年代中期左右,在沈阳市曾举办全国甲级队篮球联赛,当时笔者在由前国家男篮队员王利发执教的北京工人男篮打中锋,在对四川男篮比赛时笔者还曾防守过石挪威。石挪威身高2.20米左右,比笔者高出35厘米左右,上身比笔者宽约一倍,如果从石挪威前面看,根本看不见站在他身后的人,站在石挪威身后感到他有如一堵宽宽的墙壁一般,眼前除了他的屁股和腰外什么也看不见,所以防石挪威不能站在他身后,只能靠灵活的防守脚步动作采取绕前防守。不过说实话,要防住石挪威,的确很不容易,太高了!
另外,笔者在北京篮球队打球过程中还曾目睹过两位巨人,身高大概都在2.30左右。五六十年代北京篮球队曾寻找过高大中锋,这两位巨人一个是在1978年末1979年初左右记得好象是从东北找来的,另一个是1963或1964年左右从山西省找来的。头一个是女性,年岁好象不大;另一个是男性,是从山西省找来的,这两位巨人,太高啦!当时北京男篮队员的身高平均在1.93米左右,站在这两位巨人面前就好象小孩子似的!
记得那位女性巨人家庭环境好象不太好,所以把她找到先农坛后领导给她做了一身浅竹布蓝色衣服,当时由一位年岁4、50岁左右原来是北京男女篮在旃坛寺时传达室的女工作人员照顾她,笔者还记得那位女工作人员大概姓沈,当时队员们都叫她沈大妈,圆脸,人很和气,虽然已过半个多世纪,由于沈大妈对我们队员很好,所以至今仍记忆犹新。为什么要提这位沈大妈,因为给那个女巨人做的那条裤子,竟然比沈大妈的身高还长!不过,当时我们很多教练、队员看到那个女巨人时,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舒之感,也不知道是因为为什么。女巨人走路很慢,虽然身高很高,但由于其他身体条件不符合打篮球的要求,所以后来又送回去了。
另一个从山西省找来的姓张。当时他到先农坛时恰好我们从山西太原比赛回来,笔者一进宿舍不禁大吃一惊!怎么我的床铺被拆散了?!搭成一个长长的平铺?!后来才知道,那位巨人张某到先农坛后由于一时没有地方住,恰好我们外出比赛,就把笔者的床铺拆了搭成平铺让他睡。
运动员睡的都是长约2米定做的两头带床头的木扳床,巨人张某根本躺不下去,不得不拆了重新搭。后来在先农坛体育馆内看过张某的试训,虽然很高,但由于各种条件不太理想,后来也被送回去了。
这两位男女巨人,当时社会上几乎都不知道,那个头比姚明、穆铁柱高多了!遗憾的是打不了球!
60年代,北京篮球队进行梯队建设,从北京怀柔县找来原是当地生产队拖拉机手身高约2.20米左右的巨人杨殿顺。杨殿顺虽然身高很高,但在巨人中锋中来说,动作还是比较灵活全面的,在老教练范政涛的培养下,进步很快,后来成为北京工人男篮和北京男篮一队的主力中锋。训练时并不是让他单纯掌握死打篮下的动作,而是把他当作灵活中锋来训练,尤其是他掌握了很标准正确作为巨人中锋和一般中锋必须掌握的跨步勾手投篮技术,令人很难防守。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很多中锋做勾手投篮时都是站在原地双脚直立,没有摆脱防守队员的跨步动作,只是单纯靠手臂的力量和动作出手,所以不能称为标准正确的跨步勾手投篮动作!此外,还让杨殿顺掌握了策应、快速出手第一传等技术,以便适合北京男篮的快速打法。当时北京男篮虽拥有2.20米左右的巨人中锋,但并没有因他而使打法慢下来,不仅如次,当杨殿顺抢到后场篮板球后由于能快速出手第一传,使北京男篮的快速打法反而提速。当时四川男篮也没有因为石挪威而丢掉快速打法。对身高2.20米左右的巨人中锋,就看教练怎么训练、怎么用了!怎么把巨人中锋揉和到快速打法之中了!如果因为有巨人中锋而就降速,丢掉快速打法,错误地认为只能打阵地战,那可谓因噎废食!
文前的石挪威图片来源于“中国篮球博物馆”。
关于网友提到的“吴中南”笔者不太了解。
下面是杨殿顺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