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战术分析]高山:两个战例

标签:
体育 |
两个战例
金隅战胜浙江,可喜可贺!在这场球中有两个战例值得从技战术角度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知道这两个战例错在何处、正确的应该怎么打。
请看下图:
陈磊在后场传球给控球后卫李学林,被浙江防守队员抢断运球上篮得分!
为什么被抢断?
1.
2.
这两个错误都属于低级错误,作为后卫是不应该犯的!小小的低级错误白白送人家两分!
正确的接应方法:
李学林应该在行进间侧身跑弧线,把防守队员压在自己身后,
这样陈磊就有N个传球路线!这也属于后卫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意识”!李学林行进间跑弧线接应,老北京男篮称之为“跑勾”!难吗?一点也不难!金隅两个后卫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笔者认为就是平时缺乏有关的训练,训练不够细腻,未能掌握正确的接应技术,所以缺乏这样的意识!这种现象几乎在CBA普遍存在,小技术、细节技术能反映训练水平和球员的意识!
在快攻中,位于中路的持球队员在一般情况下最好别进入罚球线内,当运球接近罚球线时应减速,判断对方的防守的位置是怎么站的?在罚球线一减速,必然吸引对方一个防守队员,如果对方3号上前防守,中路1号队员就可以分球给右侧的3号。如果对方5号上前防守,则可以分球给4号,中路的1号要利用自己减速吸引防守一个防守队员,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不上,1号就可以在罚球线跳投,另外两个队员抢篮板球。
另一个打法如下图所示:
1号运球给3号做行进间掩护,3号接球后从罚球线中间运球突破,5号上下移动接应3号。
快攻中位于中路的持球队员接近罚球线时应减速、利用自己主动的行动吸引防守队员,从中判断是个人进攻、还是分球,这一点是位于中路的队员应牢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