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训练方法滞后”之我见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论述NBA和CBA训练方法的文章。文中说:「中国篮球的训练方法滞后欧美很多,学习势在必行。」“中国篮球”这个词包括的太广了,从时间上来说,既包括百年前篮球传到中国以后到解放前夕这个漫长的阶段,也包括解放后到现在这51年的时间,所有这个期间中国的篮球都叫“中国篮球”,笔者认为,说“中国篮球的训练方法滞后欧美很多”似乎有点不妥,如果说“现在的中国篮球训练方法滞后欧美很多”,或“CBA的训练方法滞后欧美很多”可能还比较妥当。
为什么?笔者想根据该文对NBA和CBA训练方法进行对比的有关内容并结合过去中国××队的训练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黑体字为该文内容,蓝天字为笔者添加〕。
一.
该文认为CBA的训练方法不科学,体现在训练时间上:
CBA:训练时间〔夏训〕至少一天两练,甚至一天四练,可
相比效果,CBA很多训练不科学,出了力气,流了汗,就是没效果。
NBA:一天不会超过三个小时。
××队:早操1.5小时,一般上午无训练为技战术讨论时间,下午训练3小时,如果晚上有训练〔3小时〕则下午休息。每堂训练课教练员都有详细计划,全队在攻防技战术、专项身体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计划的一清二楚。重视训练课的质量,要求每堂训练课必有一定的效果。例如,今天全队重点练习二三联防,关键解决处于“二”位置的两个后卫队员按“V”形路线一上一下“关门”的防守问题,等等。
二.该文认为CBA忽视个人训练:
CBA:能把球队大部分队员集中到一起训练,可保证训练时间和内容,但很难保证训练效果,总喜欢带球队四处比赛,忽视对个人技术水平的训练。
NBA:全凭自觉,愿练者水平能保持。
××队:严格进行全队训练,除伤病者外不经教练允许不得擅自缺席训练课。对后卫、锋线和中锋各位置的队员都有系统严格的个人训练计划。以中锋为例:该堂训练课是练转身跳投还是行进间接球跳投;是练前后转身切入还是勾手投篮等基本技术,内容具体。先个人练习,然后锋线和后卫队员再帮助中锋练习,以中锋为主练习上述一项或两项基本技术动作,然后再加防守在对抗中练习。此外,还有全队半场攻防技战术练习、全场快攻练习和五对五分组比赛演练前面练过的攻防战术。
三.该文认为CBA个人针对性差:
CBA:很多CBA球队没做到根据每个球员的个人特点,安排训练计划。
NBA:BA是怎么有针对性的,怎么安排训练计划的,该文没具体谈,但在后面说“技术训练根据球员的实际要求,内容变化很大,可以分为无球和有球两种。
××队:每个队员在夏训都应该解决哪些个人技术问题,教练都有详细计划,严格执行。例如,张三必须提高攻中锋球技术能力、李四必须提高双脚跳步过人技术,等等。每堂训练课都有在教练指导下的个人训练时间保证,队员在训练课后也自觉进行训练。重视个人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队员的技术薄弱环节、重视基本功训练不仅是××队的训练宗旨,也贯彻到全年每堂训练课中。
四.训练方法:
CBA:该文认为绝大部分CBA球队的训练方法是粗放式的,练技术就是投篮,最多加上运球投篮。这样练,其实毫无针对性。
NBA:无球主要是脚步〔动作〕练习,每天拿出一定时间进行脚步〔动作〕训练,达到增强爆发力的目的。有球训练一定有定点投篮和运球投篮,都是作为热身训练。真正的投篮训练一定是模拟比赛状态。让球员在跑道中接球,在有身体对抗和疲惫下投篮。
××队:举几个例子:真正的投篮训练除原地转身跳投外,
其他各种方式的投篮都在移动中接球完成,先无防守,继而在有防守对抗性下进行各种投篮练习。练习完快攻在身体疲惫条件下练习罚球或投篮。快攻训练:将快攻分解为抢篮板球〔还包括抢断球、发界外球等〕、第一传、接应、推进、快攻结束、跟进五个环节,训练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细扣。例如:
1.
中锋、前锋练习抢篮板球,最高要求中锋、前锋抢到篮板球后在空中转体面向前场、并在空中出手第一传。
2.
中锋、前锋练习快速出手第一传同时,重点练习后卫跑弧线接应第一传。同时练习锋线队员快速分散。
3.
后卫练习传球推进同时,重点练习锋线队员快速分散时的速度控制。
4.
针对二打一、二打二、三打二、三打三等练习快攻结束段正确的进攻方法。
5.
要求中锋、前锋快攻跟进补篮或抢前场篮板球二次进攻。
上述各环节先不加防守练习,然后每个环节都加防守接近实战进行练习。
五.脚步〔动作〕训练:
CBA:该文认为很多CBA球员爱在夏天跑圈,可跑圈跟投篮一点关系也没有,重要的是让球员疲惫之后依旧能完成技术动作。
NBA:跑步并不多,即便有一周也不过一次。很少在跑道上
傻跑,楼梯是训练师最喜欢的,训练耐力同时也加入了脚步〔动作〕训练。最常用的就是折返跑和一定距离内的全速冲刺。
××队:如上所述,每堂训练课都重视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脚步动作训练。××队的教练组在训练实践中还总结出:“脚步动作要腰杆子当家”的技术要领!每堂训练课中都进行脚步动作训练,略举几例,如下图所示:

1.
折线跑:在宽约3、4米范围内队员如图所示空手练习折线跑,目的在于练习急起急停脚步动作的爆发力。
2.
曲线跑:沿着球场的三个圆圈练习侧身跑,目的在于练习侧身跑和脚步动作的灵活性。
3.
全速冲刺折返跑:提高球员急起急停和短距离速度。
4.
一防一摆脱脚步动作练习:有助于半场进攻和怕紧逼时摆脱防守队员。
上述只不过××队练习脚步动作的几个例子而已,或者说是每堂训练课的必修课。此外在做准备活动和训练中还练习“拳击步”、“击剑步”等基本脚步动作步法。结合中锋绕前防守还练习“绕前步、后绕步”等等脚步动作。在一般身体训练时还通过跳运动场看台台阶、三级跳、跳远等等手段提高脚步动作的力量。为使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队还专门进行过田径专业训练。
六.关于力量训练:
CBA:该文认为CBA全队的大部分力量训练采取套餐型,组合型,一天的力量训练里,什么部位都有,每日重复。
NBA:采取分部位方法,让每个部位都能锻炼到。
××队:负重下蹲主要提高腿部力量,仰卧推举主要提高手臂力量,挺举主要提高腰腹力量,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重量有所不同。在70年代,××队部分队员上述各种姿势的重量基本接近举重运动员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爆发力、弹跳力和在篮下的身体对抗能力。此外,还重视通过练习哑铃等手段增强小肌肉群的力量。一般身体训练还结合踢足球、打排球、游泳、拳击、跳绳等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由于笔者不太了解现在CBA各队到底是怎么训练的,所以该文针对CBA所指出的上述种种问题不便作评论。但是,从上述对比中可以看出,××队以前采用的训练方法几乎NBA所采用的大同小异。不仅是××队,当时的中国男篮和各省市队基本也采用类似的训练方法,所以该文用“中国篮球的训练方法滞后欧美很多”这句话,笔者认为不太符合中国篮球历史的事实。上述提到和列举的××队的训练方法,只不过是点滴而已,大量的训练方法在“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中有详细叙述。总之,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有过与当今NBA基本相同的训练方法,而今天的中国篮球或CBA的训练方法滞后欧美很多,则是另一回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