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2010-02-24 21:52:45)
标签:

体育

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在我手边有两张CD光盘,光盘的题目是“我的人生轨迹”,制作这两盘光盘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光盘内存储的是从约70年前到现在的数百张照片,按年代排列的每张照片后面都附一简短的文字说明。这些照片中既有颜色已经泛黄或者不太清晰的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也有现在的彩色照片,通过这些内容丰富、时代不同的照片,记录了作者的人生轨迹。光盘最后一部分也有反映作者现在幸福生活的图片。浏览着光盘,一位中国篮坛女篮老将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她就是这光盘的作者、原国家女篮、北京女篮老将黄珍大姐。

在我印象中的黄珍大姐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先农坛时的样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谋面,直到这次看到光盘,可以说是近半个世纪和黄珍大姐的再次“见面”。六十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国家男女篮下放到北京市体委。我第一次和黄珍大姐见面还是在1958年在大连训练时。回北京后北京篮球队就全由旃坛寺移师先农坛体育场,而且都住在北楼,几乎天天见面。

当时的国家男女篮在有出访任务时代表国家队,平时就代表北京队。国家女篮、北京女篮教练是已故的 杨福鹿先生,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女篮队员个个是运动健将!黄珍于19511953年在当时的中央体训班、即国家女篮,19531955年三次随同国家女篮出访欧洲比赛,19561958年黄珍所在的北京女篮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篮球甲级队联赛冠军金牌,后任云南女篮教练。

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女篮是中国篮坛的一支劲旅,所有队员不仅个个都是运动健将,而且人人身怀绝技,包括黄珍在内,几乎所有北京女篮队员都熟练掌握了准确投篮、持球突破、快速运球传接球等技术动作,个人防守能力和战术意识都很强,技术全面而细致,整体实力名列全国前茅。中锋杨洁,擅长中锋策应和勾手投篮;李少芬以在左角投篮准确而著称;组织后卫周懿娴场上头脑冷静,擅长突破和组织进攻;来自上海的姑娘王霞飞、马申妹等都熟练掌握了投篮准确、快速运球突破的高超技术;田径出身的胡英信,场上速度快,持球突破颇有男子技术动作的风范;平时唱歌具有专业水平的郑于莲一到赛场突破起来却极凶悍。那时的北京女篮真是人人各具特点,在教练杨福鹿的执教下,成为一支打法快速、具有独特风格的女篮队伍。当年的老篮球迷,对这些女篮队员如数家珍,收音机一转播北京女篮的比赛,全国就有数以万计的听众守在收音机旁兴致勃勃地收听,次日便成为这些球迷聊天的热门话题。

看着黄珍制作的光盘,一张张老照片又把我带回往日的时光,似乎又看见当年北京女篮在先农坛体育场训练时的情景,耳边又听见女篮老大姐们在场上的呼喊声。时光如梭,一晃好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征战沙场的北京女篮姑娘们,如今都已两鬓白发,有的已经辞世;有的侨居海外;有的还生活在大陆各地,安享晚年。但是,当年她们创造的辉煌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显得黯淡,反而更加灿烂夺目而永载中国篮球的史册!

从电脑中退出光盘后我又想,制作一盘这样的CD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谓手到擒来的事,但对一位七旬老人来说却不是件易事。黄珍能把光盘制作的如此有井有条,肯定在学习电脑操作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看着光盘似乎又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退役老运动员、老教练,仍然保持着当年努力拼搏、奋勇向前的气概!正如黄珍在光盘中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在黄珍的光盘最后她引用了奥斯托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黄珍又说:“为篮球,我尽力了!”

我想,黄珍的话不仅概括了她曾经的篮球生涯,也说出了当年北京女篮老队员们的心声!

黄珍大姐如果能看到这篇博文,谨向她表示衷心的祝愿。祝黄珍大姐身体健康,晚年生活幸福!我想这也是所有在京的老教练、老队员们对她的祝福!

长人: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长人: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长人: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长人: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长人:记原国家女篮老将黄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